將渡江就道過劉映薇寓次小集

蓬飛俱作異鄉身,能酌清樽感故人。 入世孤容分我拙,論心端合向君真。 各言此子宜丘壑,同嘆於時少筏津。 酒醒明朝仍兩地,馳驅漂泊總沾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蓬飛:比喻漂泊不定。
  • :斟酒。
  • 清樽:清酒,這裏指酒杯。
  • 故人:老朋友。
  • 入世:進入社會。
  • 孤容:孤獨的容顏。
  • 分我拙:使我顯得笨拙。
  • 論心:談心。
  • 端合:確實應該。
  • 向君真:向你表達真誠。
  • 丘壑:山丘和溝壑,比喻隱居的地方。
  • 筏津:渡口,比喻指引或幫助。
  • 馳驅:奔波勞碌。
  • 漂泊:四處流浪。
  • 沾巾:淚水沾溼了手巾,形容悲傷。

翻譯

我們都像飛蓬一樣漂泊,各自成爲異鄉的身軀,能夠舉杯共飲,感謝老朋友的相聚。 進入社會,孤獨的面容讓我顯得笨拙,真心交談時,確實應該向你表達真誠。 我們都說,你適合隱居在山丘和溝壑之中,同時感嘆在世間缺少指引和幫助。 酒醒之後,明天我們又將分隔兩地,奔波勞碌,四處流浪,總是讓人感到悲傷,淚水沾溼了手巾。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漂泊生活的感慨。詩中,「蓬飛」形象地描繪了詩人和友人漂泊不定的狀態,而「酌清樽」則體現了他們相聚時的歡樂與感激。後兩句通過對「入世孤容」和「論心端合」的對比,展現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對真誠友情的渴望。結尾的「馳驅漂泊總沾巾」則深刻表達了詩人對未來生活的無奈和悲傷。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動人。

郭之奇

明廣東揭陽人,字仲常。崇禎元年進士。累遷至詹事府詹事。後隱居南交山中,結茅屋數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