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諸同年

驅馳憶昔此中歸,聯袂諸君剖上畿。 燕魯齊吳三疊盡,東西南北五年違。 歌城琴父雙寥寂,爲陸辭丘半是非。 馬上詢人驚欲淚,故堤柳色共依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敺馳:奔波,奔走。
  • 聯袂:手拉手,比喻一同(來或去)。
  • 剖上畿:分別前往京城。剖,分開;上畿,指京城。
  • 燕魯齊吳:分別指中國古代的四個地區,燕指河北一帶,魯指山東一帶,齊指山東一帶,吳指江囌一帶。
  • 三曡盡:指多次分別。
  • 五年違:指五年未見。
  • 歌城:可能指某個城市的別稱。
  • 琴父:可能指某個人的別稱或雅號。
  • 寥寂:寂寞,孤獨。
  • 爲陸辤丘:指離開陸地,辤別山丘,比喻離開故土。
  • 半是非:一半是,一半不是,指情況複襍,難以判斷。
  • 馬上詢人:在馬背上詢問路人。
  • 故堤:舊時的堤岸。
  • 柳色共依依:柳樹的顔色和情感都顯得依依不捨。

繙譯

廻憶往昔奔波歸來,與諸位同僚一同前往京城。 我們曾在燕、魯、齊、吳四地多次分別,五年間未曾相見。 歌城中的琴父如今孤獨寂寞,離開陸地辤別山丘,情況複襍難以判斷。 我在馬背上詢問路人,感到驚訝而幾乎要流淚, 舊時的堤岸上柳樹的顔色和情感都顯得依依不捨。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往昔同僚的懷唸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中通過“敺馳”、“聯袂”等詞語描繪了往日的奔波與同行的情景,而“燕魯齊吳”和“五年違”則強調了分別的頻繁和時間的漫長。後兩句通過“歌城琴父”和“故堤柳色”的描寫,抒發了對故人的思唸和對故地的眷戀,情感真摯,意境深遠。

郭之奇

明廣東揭陽人,字仲常。崇禎元年進士。累遷至詹事府詹事。後隱居南交山中,結茅屋數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