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八事春草

天地久和同,陽光多豫暇。 熙熙萬匯懷,慕德從春借。 誰司大皞權,俄睹蒼龍駕。 生氣發句萌,水木互奔瀉。 是時我山棲,昏旦依郊舍。 悠悠日月居,半倚雲雷架。 未能分淺深,且欲觀高下。 閉戶養幽清,倚櫺望桑柘。 時同草木心,日向春榮謝。 嗟茲大塊情,不以遐方罷。 流潤細無聲,隨風潛入夜。 重繹杜陵詩,乃知時雨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大皞(hào):古代傳說中的東方之神,春天之神。
  • 蒼龍:古代傳說中的東方七宿合成的龍形,象徵春天。
  • 句萌:指草木初生的嫩芽。
  • (líng):窗戶上構成格子的木條。
  • 桑柘(zhè):桑樹和柘樹,柘樹也稱黃桑。
  • 大塊:大自然,大地。
  • 遐方:遠方。
  • (yì):整理,梳理。
  • 杜陵:指杜甫,唐代著名詩人。

翻譯

天地間長久和諧,陽光下多有閒暇。 萬物欣欣向榮,嚮往德行,從春天借來生機。 誰掌管春天的神權,轉眼間看到蒼龍駕臨。 生氣勃勃的嫩芽破土而出,水流和樹木相互奔涌。 此時我棲息在山中,早晚依偎在郊外的屋舍。 悠閒的日子裏,半靠着雲霧繚繞的架子。 未能分辨淺深,暫且觀察高下。 關閉門戶培養幽靜,倚靠窗櫺眺望桑樹和柘樹。 時常與草木心靈相通,日復一日地向着春天的繁榮與凋謝。 感嘆這大自然的情感,不會因爲遠方的離去而停止。 細潤的雨水無聲地流淌,隨着風悄悄進入夜晚。 重新梳理杜甫的詩句,才知道這是及時的春雨化育萬物。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天山中的景象,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春天的生機與和諧。詩中,「大皞」、「蒼龍」等神話元素的運用,增添了詩意的神祕與深遠。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觀察,表達了對春天和大自然的熱愛與敬畏。結尾處引用杜甫的詩句,巧妙地以詩解詩,深化了對春天雨水的讚美,體現了詩人對自然界細微變化的敏感與感悟。

郭之奇

明廣東揭陽人,字仲常。崇禎元年進士。累遷至詹事府詹事。後隱居南交山中,結茅屋數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