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甲辰初度:甲辰年(即1604年)的生日。
- 閒花閒石:閒(xián),同「閒」,指閒適的花和石。
- 疏慵:疏懶,懶散。
- 鏡掃湖光:形容湖面平靜如鏡,反射出湖光。
- 遺世:超脫世俗。
- 樂天:指唐代詩人白居易,號樂天。
- 元亮:指東晉詩人陶淵明,字元亮。
- 遊衲:遊方的僧人。
翻譯
閒適的花朵和靜謐的石頭伴我懶散,幾重屋宇映照着湖面的波光。 有人勸我做官,但我自知不適合,即便想要超脫世俗也難以做到。 我可以學習白居易的樂觀,但沒有他的楊柳,與陶淵明相比,我至少還有菊花和松樹。 一杯春茶融入了雪水,我坐着聆聽遊方僧人數着遠處的青山。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袁宏道對閒適生活的嚮往和對官場生活的猶豫。詩中,「閒花閒石伴疏慵」描繪了一幅寧靜的田園景象,而「勸我爲官知未穩」則透露出詩人對官場的疑慮。通過對比白居易和陶淵明的生活態度,詩人表達了自己對簡樸生活的嚮往,但同時也意識到自己難以完全超脫世俗。最後,「一盞春芽融雪水」和「坐聽遊衲數青峯」則進一步以自然景物來象徵詩人的心境,展現了他在自然中尋求心靈慰藉的願望。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湖廣公安(今屬湖北省公安縣)人。萬曆二十年(1592年)進士,歷任吳縣知縣、禮部主事、吏部驗封司主事、稽勳郎中、國子博士等職,世人認爲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學反對復古運動主將,他既反對前後七子摹擬秦漢古文,亦反對唐順之、歸有光摹擬唐宋古文,認爲文章與時代有密切關係。袁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並有才名,由於三袁是荊州公安縣人,其文學流派世稱“公安派”或“公安體”。合稱“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
袁宏道的其他作品
- 《 九月初五日得三弟京闈第三報誌喜仍用散木韻踐前約也 》 —— [ 明 ] 袁宏道
- 《 江上見數漁舟爲公卒所窘 》 —— [ 明 ] 袁宏道
- 《 江上 》 —— [ 明 ] 袁宏道
- 《 九月二日盛集諸公郊遊至二聖寺仍用散木韻 》 —— [ 明 ] 袁宏道
- 《 初至西湖 》 —— [ 明 ] 袁宏道
- 《 方子公自真州入燕客死清源詩以哭之 》 —— [ 明 ] 袁宏道
- 《 環翠樓曹平子吳平仲沈飛霞言別得送字 》 —— [ 明 ] 袁宏道
- 《 和散木韻 》 —— [ 明 ] 袁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