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答季孺太史

薊苑飛花戀客裾,美人天上嘆離居。 萬年春在龍池樹,一代名收虎觀書。 馬骨崚嶒悲顧眄,賦才淪落愧吹噓。 詞垣最羨賢臣頌,長日風雲護禁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薊苑:指北京城。
  • 飛花:飄落的花瓣。
  • 客裾:客人的衣襟。
  • 美人:指季孺太史。
  • 天上:比喻高官顯貴。
  • 離居:分離居住。
  • 萬年春:比喻長久的春天,象征長壽或永恒的美好。
  • 龍池樹:指皇家園林中的樹木。
  • 一代名:一代人的名聲。
  • 虎觀書:指在皇家圖書館讀書。
  • 馬骨崚嶒:形容馬骨瘦如柴,比喻人才凋零。
  • 顧眄:廻頭看,這裡指廻顧往事。
  • 賦才:寫作才能。
  • 淪落:衰落,失意。
  • 吹噓:誇贊,這裡指自我吹噓。
  • 詞垣:指文學界。
  • 賢臣頌:贊美賢臣的詩文。
  • 長日風雲:比喻長久的政治風雲。
  • 禁廬:皇宮。

繙譯

北京城中的花瓣飄落在客人的衣襟上,天上的美人歎息著與你的分離。 皇家園林中的樹木似乎擁有永恒的春天,而你的名聲則被收錄在皇家的圖書館中。 馬骨瘦削,令人悲歎地廻顧往事,我的寫作才能也隨著失意而自愧不如。 文學界最羨慕那些贊美賢臣的詩文,長久的政治風雲似乎永遠守護著皇宮。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季孺太史的思唸與贊美,同時也流露出自己對才華凋零和政治失意的感慨。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如“薊苑飛花”、“萬年春在龍池樹”等,營造出一種既美麗又哀愁的氛圍。通過對“馬骨崚嶒”和“賦才淪落”的描寫,詩人深刻地表達了自己對時代變遷和個人命運的無奈與反思。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明代詩歌的獨特魅力。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