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永

· 陶安
山深無刻漏,夜永不知更。 窗白只疑旦,月斜猶未明。 離人江北住,華髮枕間生。 孤館此懷寂,冥鴻何處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夜永:永夜,長夜。
  • 刻漏:古代計時器,通過滴水來計算時間。
  • :古代夜間計時單位,一夜分爲五更。
  • 窗白:指窗外開始發白,即天亮。
  • 月斜:月亮斜掛在天空,指夜已深。
  • 離人:離別的人。
  • 華發:白發,指年老。
  • 孤館:孤寂的旅館。
  • 冥鴻:高飛的鴻雁,比喻遠行的人或高遠的志曏。

繙譯

在深山之中,沒有刻漏來計算時間,長夜漫漫,不知已經過了幾更。窗外開始發白,我懷疑天已經亮了,但月亮斜掛在天空,夜色依舊未明。我這個離別的人,住在江北,枕間已經長出了白發。在這孤寂的旅館中,我感到無比的寂寞,高飛的鴻雁啊,你在何処發出聲音?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深山孤館中的長夜景象,通過“山深無刻漏”、“夜永不知更”等句,表達了時間的模糊和夜的漫長。詩中“窗白衹疑旦,月斜猶未明”巧妙地描繪了天色將明未明的微妙時刻。後兩句“離人江北住,華發枕間生”抒發了離愁和年華老去的感慨。結尾的“孤館此懷寂,冥鴻何処聲”則以鴻雁的遠飛象征思緒的飄渺,增添了詩的深遠意境。

陶安

明太平府當塗人,字主敬。元順帝至正四年舉人。授明道書院山長,避亂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參幕府,任左司員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誥兼修國史,尋出任江西行省參知政事,卒官。有《陶學士集》。 ► 8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