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土官陶太守臺館

門外清溪溪外山,習家臺館枕晴灣。 秋光散靄含虛閣,野色分青襲曲闌。 入院雲龍瞻紫誥,倚樓天日見長安。 丹心祇許傾葵藿,莫羨櫻桃點素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習家臺館:指陶太守的府邸。
  • 枕晴灣:靠近晴朗的灣岸。
  • (ǎi):輕霧。
  • 虛閣:空曠的閣樓。
  • 曲闌:曲折的欄杆。
  • 紫誥:皇帝的詔書,因用紫色綢緞包裹而得名。
  • 天日:比喻皇帝的恩澤或威嚴。
  • 長安:古代中國的首都,此處指代朝廷或皇帝。
  • 葵藿(kuí huò):向日葵和藿香,比喻忠誠。
  • 素樊:白色的籬笆,此處指代高潔的志向。

翻譯

門外是清澈的溪流,溪流之外是青山,陶太守的府邸坐落在晴朗的灣岸邊。秋天的景色中,輕霧籠罩着空曠的閣樓,野外的綠色透過曲折的欄杆。進入庭院,雲龍圖案的紫色詔書令人肅然起敬,倚樓遠望,彷彿能看到長安的天日。我的丹心只願像向日葵和藿香一樣忠誠,不必羨慕那些點綴在白色籬笆上的櫻桃。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陶太守府邸的寧靜美景,通過「清溪」、「青山」、「晴灣」等自然元素,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氛圍。詩中「秋光散靄含虛閣,野色分青襲曲闌」巧妙地將秋日的寧靜與自然的生機結合,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欣賞。後兩句則通過「紫誥」、「長安」等象徵,展現了詩人對朝廷的忠誠與嚮往,而「丹心祇許傾葵藿,莫羨櫻桃點素樊」則體現了詩人堅守忠誠與高潔的志向,不羨浮華。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忠誠與自然之美的頌揚。

區元晉

區元晉,字惟康。新會人。越子。明世宗嘉靖四年(一五二五)舉人。官雲南鎮南知州,晉福建興化府同知。著有《見泉集》。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二一、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七四等有傳。區元晉詩,以附於明萬曆四十四年刻區越撰《鄉賢區西屏集》之《區奉政遺稿》爲底本,參校一九五四年重印《區西屏見泉二公合集》中之《奉政區見泉公遺集》。 ► 4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