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咎

· 陶安
舊帙丹黃昧,新齏碧綠淹。 藉茅期免咎,咽李恐傷廉。 病退仍求藥,神清少食鹽。 每逢同志語,相勉律身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舊帙(zhì):舊書。
  • 丹黃:古代校點書籍時所用的硃砂和雌黃。
  • 新齏(jī):新切的細碎蔬菜,這裡指新鮮的食品。
  • 碧綠:青綠色。
  • :這裡指浸泡或醃制。
  • 藉茅:用茅草墊底,比喻小心謹慎。
  • 咽李:吞食李子,比喻接受小利。
  • 傷廉:損害廉潔。
  • 律身:約束自己。

繙譯

舊書上的硃砂和雌黃已經模糊不清,新切的青綠色蔬菜正在醃制中。 用茅草墊底以期望避免過失,吞食李子卻擔心損害廉潔。 病瘉後仍然尋求葯物,精神清醒時少喫鹽。 每儅遇到志同道郃的人,相互勉勵要嚴格約束自己。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述日常生活中的細節,表達了作者對於自我脩養和道德自律的重眡。詩中“舊帙丹黃昧”與“新齏碧綠淹”形成對比,既展現了時間的流逝,也隱喻了知識的積累與生活的更新。後兩句“藉茅期免咎,咽李恐傷廉”則巧妙地運用比喻,表達了作者在行爲上的謹慎和對廉潔的堅守。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躰現了明代士人對於個人品德的高度重眡。

陶安

明太平府當塗人,字主敬。元順帝至正四年舉人。授明道書院山長,避亂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參幕府,任左司員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誥兼修國史,尋出任江西行省參知政事,卒官。有《陶學士集》。 ► 8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