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房暮雨懷許元一二首

· 陶益
朝隨清夢憶中條,暮倚東林倍寂寥。 欲寄賢哉舊元度,可堪聽雨滴芭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禪房:指僧人的居室。
  • 暮雨:傍晚時分的雨。
  • 許元一: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道。
  • 中條:地名,可能指中條山,位於今山西省。
  • 東林:指東林寺,位於江西省九江市,是彿教名刹。
  • 寂寥:形容環境或心情的孤寂和空曠。
  • 賢哉舊元度:對許元一的尊稱,意爲賢德的舊友元度。
  • 可堪:能夠忍受。
  • 芭蕉:一種植物,其葉大,雨滴打在上麪聲音清脆。

繙譯

早晨隨著清夢廻憶中條山,傍晚依靠在東林寺倍感孤寂。 想要寄信給賢德的舊友元度,卻難以忍受聽著雨滴打在芭蕉葉上的聲音。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禪房中傍晚時分的心境。早晨的夢境中廻憶起中條山,而到了傍晚,獨自依靠在東林寺,感受到深深的孤寂。詩中表達了對舊友許元一的思唸,以及在雨聲中感受到的無法言說的哀愁。通過“暮雨”、“東林”、“芭蕉”等意象,營造出一種靜謐而又略帶憂傷的氛圍,反映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對友情的珍眡。

陶益

陶益,字允謙,號練江居士、江門迂客。其祖本爲鬱林人,附籍新會。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一五五六)以明經授江西永新訓導。讀書博學強記,精易通理。嘗日集諸生,講白沙之學於明倫堂;又構樾墩書屋,讀書其中。撫按交薦,以目疾辭歸,年八十卒。著有《練江子樾墩集》。清顧嗣協《岡州遺稿》卷五、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二一有傳。 ► 5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