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鐘磬(qìng):古代的打擊樂器,這裏指寺廟中的鐘聲和磬聲。
- 泠泠(líng):形容聲音清脆悅耳。
- 斜曛(xūn):斜陽,夕陽的餘暉。
- 綠蘿:一種植物,常綠藤本。
- 殘雨:雨後的餘滴。
- 香炷(zhù):點燃的香。
- 草聖:對書法家的美稱,這裏指壁上的書法作品。
- 桐君:指琴,因古琴多用桐木製作。
- 碧山學士:指隱居山林的學者。
- 銀魚:指書籍,古代書籍多用銀魚紙。
- 蚤焚:早焚,意指早些焚燬,這裏指放棄世俗的功名。
翻譯
鐘聲和磬聲在水邊清脆地響起,隔水可聞。面對着大門,高塔在夕陽的餘暉中顯得格外孤高。綠蘿藤蔓深藏在幽靜的小徑中,雨後的餘滴棲息其上;黃葉堆積在空曠的臺地上,暮雲重重。我已拂去壁上的塵埃,留下了草書的聖蹟;又因爲香菸的繚繞,開始了對古琴的沉思。在這清幽的山林中游玩之後,那些隱居的學者們,或許會後悔沒有早些放棄那些世俗的功名和書籍。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寺廟深處的靜謐景象,通過鐘磬聲、高塔、綠蘿、黃葉等自然元素,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氛圍。詩中「已拂壁塵留草聖,更因香炷事桐君」表達了詩人對藝術和精神追求的嚮往,而結尾的「碧山學士清遊後,應悔銀魚不蚤焚」則深刻反映了詩人對於世俗功名的淡漠和對隱居生活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清淨生活的渴望和對世俗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