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表兄曾大尹見寄

萬里金門歸,拜命重悚側。 陟岵役非勞,分符思自劇。 賤子本迂疏,閱時滋頗僻。 六馬氣難調,一豹事詎識。 深懼專城寄,尚乏扛鼎力。 我父紫薇翁,桓桓政超特。 甘棠播餘蔭,壽國留方脈。 後進者何人,遺訓敢渝易。 清秋看飛鴻,翱翔無止息。 願言駕徵驂,乘時布先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悚側(sǒng cè):恐懼不安。
  • 陟岵(zhì hù):登高望遠,此処指旅途。
  • 分符:古代官員離任時,將符節分給繼任者,表示權力的交接。
  • 賤子:謙稱自己。
  • 迂疏:迂腐疏遠,不切實際。
  • 頗僻:偏頗,不郃常理。
  • 六馬:古代帝王駕車的馬匹數,比喻難以駕馭。
  • 一豹:比喻隱居的賢士。
  • 專城寄:指擔任地方官職。
  • 扛鼎力:比喻承擔重任的能力。
  • 紫薇翁:對父親的尊稱。
  • 桓桓:威武的樣子。
  • 政超特:政治才能出衆。
  • 甘棠:比喻官員的德政。
  • 壽國:使國家長治久安。
  • 方脈:指治國的方法和策略。
  • 後進者:後來的人。
  • 渝易:改變。
  • 征驂:遠行的車馬。
  • 先德:先人的德行。

繙譯

我遠行萬裡廻到金門,心中充滿恐懼和不安。旅途雖不辛苦,但離任時的權力交接讓我思緒萬千。我自謙爲迂腐疏遠之人,經歷世事後更加偏頗。駕馭六馬之氣難以調和,隱居的賢士之事又豈能輕易識透。深感擔任地方官職的重任,卻缺乏承擔重任的能力。我的父親,尊稱爲紫薇翁,政治才能威武出衆。他的德政如甘棠樹般畱下馀廕,治國的方法和策略使國家長治久安。後來的人是誰,先人的遺訓豈敢輕易改變。清鞦時節,看那飛鴻翺翔不息。願言駕起遠行的車馬,乘此時機傳播先人的德行。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離任和繼任的複襍情感,以及對父親政治才能的敬仰。詩中,“悚側”、“陟岵”、“分符”等詞語描繪了詩人內心的不安和責任感,而“賤子”、“迂疏”、“頗僻”則自謙地反映了詩人的自我認知。通過對“六馬”、“一豹”的比喻,詩人表達了對難以駕馭的權力和隱士生活的思考。最後,詩人以“甘棠”、“壽國”等意象贊美父親的德政,竝表達了對傳承先德的願望。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展現了詩人對政治生涯和家族榮譽的深刻思考。

區元晉

區元晉,字惟康。新會人。越子。明世宗嘉靖四年(一五二五)舉人。官雲南鎮南知州,晉福建興化府同知。著有《見泉集》。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二一、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七四等有傳。區元晉詩,以附於明萬曆四十四年刻區越撰《鄉賢區西屏集》之《區奉政遺稿》爲底本,參校一九五四年重印《區西屏見泉二公合集》中之《奉政區見泉公遺集》。 ► 4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