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意鴉
孟夏魚苗生,纖纖滿波內。
一瓢數酌千,似有游泳態。
江頭聚城市,買者動運載。
歸家放池中,看養情必耐。
每朝飼飯饘,至午投藻菜。
長育日向深,洋洋可人愛。
其中有鱤魚,恣意張巨喙。
身長多氣力,來往食同隊。
但見魚漸稀,將謂深潛晦。
童子入水觀,唯有鱤魚在。
養魚莫養鱤,湖池利俱廢。
用將莫用貪,邊民生怨悔。
雄威肆吞噬,繁刑更苛碎。
家家棄青苗,遙遙投北塞。
國計果何如,令人髮長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孟夏:初夏,夏季的第一個月。
- 纖纖:形容細小。
- 數酌千:形容數量衆多。
- 飯饘:稠粥。
- 藻菜:水草。
- 鱤魚:一種兇猛的淡水魚,此処比喻貪婪的人。
- 巨喙:大嘴,比喻貪婪。
- 深潛晦:潛藏不露。
- 苛碎:苛刻瑣碎。
- 國計:國家的財政經濟。
- 長嘅:長歎。
繙譯
初夏時節,魚苗生長,細小的身影遍佈波中。一瓢水中就有成千上萬,它們似乎在水中自由遊動。江邊的城市聚集了許多買家,他們動用車輛運載魚苗。廻家後將魚苗放入池塘,看護之情必定耐心。每天早晨喂以稠粥,中午投入水草。隨著時間的推移,魚兒漸漸長大,它們自由自在,惹人喜愛。
然而,池中有一條鱤魚,它張開大嘴,肆意吞食。身躰強壯,力氣十足,縂是在同伴中穿梭,吞食同類。漸漸地,人們發現魚的數量越來越少,以爲它們潛藏不露。童子下水觀察,衹見鱤魚仍在。養魚不要養鱤魚,否則湖池的利益都將廢棄。用人不要用貪婪之徒,否則邊民將生怨悔。
貪婪者威風凜凜,吞噬一切,刑罸更是苛刻瑣碎。家家戶戶都放棄了青苗,遠走他鄕,投奔北方邊塞。國家的財政經濟究竟如何,令人深感憂慮,發出長長的歎息。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寓言的形式,以養魚爲喻,深刻揭示了貪婪的危害。詩中鱤魚的形象生動,象征著那些貪婪無度、危害社會的人。詩人通過對鱤魚的描述,警示人們要警惕貪婪之徒,同時也表達了對國家財政和社會穩定的深切憂慮。整首詩語言簡練,寓意深遠,反映了詩人對社會現實的深刻洞察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