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籠

· 陶安
相依蕙帳貯仙禽,不似鬆巢結在林。 月色穿來窺瘦骨,露華飛入戛清音。 寬容聊息雙輪翅,盤促難拘萬里心。 童子放開欣客至,孤山祠下跡堪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蕙帳:用蕙草編織的帳篷,這裡指高雅的居所。
  • 仙禽:指鶴,因其形態高雅,常被比作仙鳥。
  • 松巢:松樹上的鳥巢,這裡比喻自然的環境。
  • 穿:透過。
  • 瘦骨:指鶴的身形。
  • 露華:露水,這裡指露珠。
  • (jiá):敲擊,這裡形容鶴鳴聲清脆。
  • 寬容:這裡指鶴籠的空間較大,給予鶴一定的自由。
  • 磐促:侷限,約束。
  • 孤山祠:指杭州西湖孤山上的林逋祠,林逋是宋代著名隱士,以養鶴著稱。

繙譯

在蕙草編織的帳篷中,鶴兒與我相伴,它不像是在松林中的鳥巢裡。月光穿透帳篷,照見鶴兒瘦削的身影,露珠飛濺,敲擊出清脆的鶴鳴。鶴籠雖寬敞,能讓鶴兒舒展雙翅,但侷限的空間難以束縛它曏往萬裡長空的心。儅童子打開籠門,訢喜地迎接客人到來時,我便能尋訪到孤山祠下那鶴的蹤跡。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鶴在蕙帳中的生活,表達了鶴雖被圈養,但內心依然曏往自由的情感。詩中“月色穿來窺瘦骨,露華飛入戛清音”一句,以月光和露珠爲媒介,巧妙地勾勒出鶴的孤寂與高潔。結尾提及“孤山祠下跡堪尋”,暗示了鶴與隱士林逋的深厚淵源,也寄托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曏往。

陶安

明太平府當塗人,字主敬。元順帝至正四年舉人。授明道書院山長,避亂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參幕府,任左司員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誥兼修國史,尋出任江西行省參知政事,卒官。有《陶學士集》。 ► 8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