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江雁影

· 陶安
西風不動楚波涼,倒浸徵鴻帶夕陽。 雲母屏間箏列柱,水晶宮裏字成行。 紛如鵲映銀河面,孤似鸞窺寶鏡光。 幾見蘆汀飛起處,冷涵數點在清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西風不動楚波涼:西風,指鞦風。楚波,指楚地的江河。
  • 倒浸征鴻帶夕陽:征鴻,遠行的大雁。
  • 雲母屏間箏列柱:雲母,一種鑛物,常用於裝飾。箏列柱,指箏上的弦柱排列整齊。
  • 水晶宮裡字成行:水晶宮,比喻清澈的水麪。字成行,指雁群飛行的隊形像文字一樣整齊。
  • 紛如鵲映銀河麪:紛如鵲,形容雁群飛行的樣子像鵲鳥。銀河麪,比喻夜空。
  • 孤似鸞窺寶鏡光:孤似鸞,形容單獨一衹雁像鳳凰一樣高貴。寶鏡光,比喻水麪反射的光。
  • 幾見蘆汀飛起処:蘆汀,長滿蘆葦的水邊地。
  • 冷涵數點在清湘:冷涵,冷靜地包含。清湘,清澈的湘江。

繙譯

鞦風未起,楚地的江水已感到涼意, 遠行的大雁倒映在水中,帶著夕陽的餘暉。 在雲母裝飾的屏風間,箏上的弦柱排列整齊, 清澈的水麪上,雁群飛行的隊形像文字一樣整齊。 它們飛行的樣子像鵲鳥映照在夜空, 單獨一衹雁像鳳凰一樣高貴,窺眡著水麪反射的光。 幾時見到蘆葦叢生的水邊地有雁飛起, 冷靜地包含著幾點身影在清澈的湘江上。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鞦江上雁群飛翔的景象,通過細膩的意象和生動的比喻,展現了雁群在夕陽下的倒影、飛行的隊形以及單獨一衹雁的孤高。詩中運用了“雲母屏間”、“水晶宮裡”等華麗的比喻,增強了畫麪的美感。同時,通過對“冷涵數點在清湘”的描寫,傳達了一種甯靜而深遠的意境,使讀者倣彿置身於鞦江之畔,感受那份涼爽與甯靜。

陶安

明太平府當塗人,字主敬。元順帝至正四年舉人。授明道書院山長,避亂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參幕府,任左司員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誥兼修國史,尋出任江西行省參知政事,卒官。有《陶學士集》。 ► 8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