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十日費安中山長告別走賦六首送安中

· 陶安
春融璧海講帷開,有客攜經萬里來。 天下名人半知己,芹邊冷席獨淹才。 東湖時雨沾膏壤,北斗文星貫上臺。 回望當年舊遊地,蒼茫煙樹隔金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璧海:比喻學問的博大精深。
  • 講帷:講學的帷幕,指講學的地方。
  • 芹邊冷席:指清貧的學者。
  • 淹才:指才華橫溢。
  • 北斗文星:比喻才華出衆的人。
  • 上臺:比喻高升或顯達。
  • 金臺:指京城。

翻譯

春天融融,學問的海洋中講學的帷幕拉開,有客人帶着經書從萬里之外來到這裏。 天下的名人中有一半是知己,而那位在清貧中獨自才華橫溢的學者,卻獨自坐在冷清的座位上。 東湖的時雨滋潤着肥沃的土地,北斗星般的文星照耀着高升的舞臺。 回首望去,當年我們一起遊玩的地方,蒼茫的煙樹隔絕了京城的繁華。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天講學的場景,通過對比天下名人與清貧學者的境遇,表達了對才華橫溢卻未得重用的學者的同情。詩中「東湖時雨沾膏壤,北斗文星貫上臺」一句,以自然景象和天文現象比喻學者的才華和前程,形象生動。結尾的「蒼茫煙樹隔金臺」則抒發了對舊日遊地的懷念和對現實境遇的感慨。

陶安

明太平府當塗人,字主敬。元順帝至正四年舉人。授明道書院山長,避亂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參幕府,任左司員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誥兼修國史,尋出任江西行省參知政事,卒官。有《陶學士集》。 ► 8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