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送別駕:送別擔任別駕官職的人。別駕,古代官名,相當於地方行政長官的副手。
- 之:前往。
- 肇慶:地名,今廣東省肇慶市。
- 封圻:封地和邊界,這裏指邊疆地區。
- 兼:同時擁有。
- 嶺海:嶺南和南海,泛指廣東一帶。
- 襟帶:比喻地理上的連結或控制。
- 西東:東西方向。
- 朔風:北風。
- 佩刀:佩戴的刀,古代官員常佩刀以示身份。
- 寒色:寒冷的氣象。
- 雄:雄壯,有力。
- 日未暮:天還未晚,比喻時間尚早。
- 邦國:國家。
- 論功:評定功績。
翻譯
在秋天的江邊,我送別了擔任別駕的朋友前往肇慶。 那裏是邊疆之地,嶺南與南海的交界,地理上東西相連。 他驅馬疾馳在北風中,佩戴的刀在寒冷中顯得格外雄壯。 雖然天色還未晚,但國家急需評定他的功績。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送別場景,通過地理環境的描述和官員形象的刻畫,展現了別駕的使命感和緊迫感。詩中「封圻兼嶺海,襟帶盡西東」一句,巧妙地運用地理名詞,形成壯闊的畫面,突出了別駕所赴之地的邊疆特色。後兩句「驅馬朔風疾,佩刀寒色雄」則通過動作和景象的描寫,傳達出別駕的英勇氣概和使命的緊迫。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別駕的敬意和對國家大事的關切。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
區大相的其他作品
- 《 陳勳卿滘口西莊雜詠 其四 》 —— [ 明 ] 區大相
- 《 晚發豫章江上 》 —— [ 明 ] 區大相
- 《 與坐客詠席上所見效小庾體十一首詠硯 》 —— [ 明 ] 區大相
- 《 聞葉中丞復自洮州移鎮甘肅奉寄 》 —— [ 明 ] 區大相
- 《 山館漫興兼柬黎惟仁樑少仲 》 —— [ 明 ] 區大相
- 《 寄侄 》 —— [ 明 ] 區大相
- 《 遊南嶽 》 —— [ 明 ] 區大相
- 《 被彈將南行作二十四韻 》 —— [ 明 ] 區大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