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安南卻寄臺司

· 高駢
曾驅萬馬上天山,風去雲回頃刻間。 今日海門南面事,莫教還似鳳林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前往。
  • 安南:古代對越南的稱呼。
  • 臺司:古代官職,指中央政府的官員。
  • :驅趕,指揮。
  • 萬馬:形容軍隊衆多。
  • 上天山:指徵戰邊疆的艱險之地。
  • 風去雲回:形容時間過得很快,轉瞬即逝。
  • 頃刻間:極短的時間。
  • 海門:地名,指海邊的門戶。
  • 南面事:指治理南方的事務。
  • 莫教:不要讓。
  • 還似:再次像。
  • 鳳林關:古代邊關名,這裏比喻邊疆的艱難。

翻譯

我曾經指揮着大軍,勇往直前地征戰到邊疆的天山,風起雲涌,一切都在頃刻之間。 如今我來到海門,面對南方的事務,希望不要再次經歷像鳳林關那樣的艱難。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高駢對自己軍事生涯的回顧和對未來任務的期望。詩中「曾驅萬馬上天山」描繪了詩人曾經的英勇與輝煌,而「風去雲回頃刻間」則表達了時間的流逝和世事的變遷。後兩句則是對未來工作的期待,希望能夠在新的崗位上順利,不再遭遇過去的艱難。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過往的自豪和對未來的堅定。

高駢

高駢

高駢,字千里,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孫,晚唐詩人、名將、軍事家。高駢出生于禁軍世家,其一生輝煌之起點爲866年率軍收復交趾,破蠻兵20餘萬。後歷任天平、西川、荊南、鎮海、淮南等五鎮節度使。期間正值黃巢大起義,高駢多次重創起義軍。被唐僖宗任命爲諸道行營兵馬都統。後中黃巢緩兵之計,大將張璘陣亡。高駢由此不敢再戰,致使黃巢順利渡江、攻陷長安。此後至長安收復的三年間,淮南未出一兵一卒救援京師,高駢一生功名毀之一旦。高駢嗜好裝神弄鬼,幾乎達到癲狂的程度。後被部將畢師鐸所害。 ► 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