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陽羨:地名,今江蘇省宜興市。
- 觀妙庵:庵名,可能是一座佛教或道教的修行場所。
- 陸希聲:唐代詩人。
- 妙理:深奧的道理或哲理。
- 無慾:沒有慾望或慾望極少。
- 無心:沒有心思或心不在焉。
- 茅庵:用茅草搭建的小屋,常指隱士或僧人的簡陋住所。
- 河上真人:指傳說中的仙人,可能是指道教中的某位高人。
翻譯
深奧的道理難以直觀,其旨意非常深遠, 想要了解無慾,其實就是要達到無心的境界。 茅草搭建的庵堂與人間世界並無二致, 河上的真人,你自然可以尋找到。
賞析
這首詩通過簡潔的語言,表達了深邃的哲理。詩人陸希聲在詩中探討了「妙理」與「無慾無心」的關係,指出真正的智慧和解脫來自於內心的無慾無求。詩中的「茅庵」象徵着簡樸的生活,而「河上真人」則代表了追求真理和智慧的理想境界。整首詩透露出一種超脫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隱逸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