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羣公題鄭少府田家

· 高適
鄭侯應悽惶,五十頭盡白。 昔爲南昌尉,今作東郡客。 與語多遠情,論心知所益。 秋林既清曠,窮巷空淅瀝。 蝶舞園更閒,雞鳴日雲夕。 男兒未稱意,其道固無適。 勸君且杜門,勿嘆人事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悽惶(qī huáng):悲傷惶恐。
  • 南昌尉:指在南昌擔任尉官。
  • 東郡客:指在東郡作客。
  • 遠情:深遠的情感或思想。
  • 清曠:清新空曠。
  • 窮巷:偏僻的小巷。
  • 淅瀝(xī lì):形容細小的雨聲或落葉聲。
  • 稱意:滿意,如意。
  • 杜門:閉門不出。

翻譯

鄭侯此時心中悲傷惶恐,五十歲的他頭髮已經全白。 他曾任南昌的尉官,如今卻成了東郡的客人。 與他交談,能感受到他深遠的情感,談論心事,知道彼此都有所增益。 秋天的林子清新空曠,偏僻的小巷裏只有細雨或落葉的聲音。 蝴蝶在園中飛舞,顯得更加悠閒,雞鳴聲中,太陽已西沉。 作爲一個男子,如果生活不如意,那麼他的道路自然不會平坦。 勸你暫且閉門不出,不要感嘆人事的變遷。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鄭少府晚年的淒涼境遇,通過對秋林、窮巷等自然景象的描寫,營造出一種孤寂和沉思的氛圍。詩中,「蝶舞園更閒,雞鳴日雲夕」一句,既展現了田園生活的寧靜,也隱含了時光流逝的哀愁。最後兩句勸慰之言,透露出詩人對友人的深切關懷和對世事無常的深刻認識。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高適

高適

高適,字達夫、仲武,漢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縣)人,後遷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陽)。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騎常侍、渤海縣,世稱高常侍。高適與岑參並稱“高岑”,有《高常侍集》等傳世,其詩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着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開封禹王臺五賢祠即專爲高適、李白、杜甫、何景明、李夢陽而立。後人又把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合稱“邊塞四詩人”。 ► 2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