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杜二拾遺

· 高適
傳道招提客,詩書自討論。 佛香時入院,僧飯屢過門。 聽法還應難,尋經剩欲翻。 草玄今已畢,此外復何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傳道:傳授道理或知識。
  • 招提客:招待四方來的客人,這裡指僧侶或學者。
  • 詩書:指文學和經典。
  • 彿香:寺廟中焚燒的香。
  • :時常。
  • 入院:進入寺院。
  • 僧飯:僧人的飯食。
  • :多次。
  • 過門:經過門口。
  • 聽法:聽講彿法。
  • 應難:應該會遇到難題。
  • 尋經:尋找經文。
  • 賸欲繙:還想繼續繙閲。
  • 草玄:指研究深奧的學問,這裡可能指彿學或哲學。
  • 今已畢:現在已經完成。
  • 此外複何言:除此之外還有什麽可說的。

繙譯

傳授道理給四方來的客人,我們討論詩書。彿香時常飄入院中,僧人的飯食多次經過門口。聽講彿法時還會遇到難題,尋找經文後還想繼續繙閲。深奧的學問如今已經研究完畢,除此之外,還有什麽可說的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高適與杜二拾遺在寺院中的學術生活。詩中通過“彿香時入院”和“僧飯屢過門”等細節,生動地勾勒出寺院的甯靜與學術氛圍。後兩句“聽法還應難,尋經賸欲繙”表達了他們對知識的渴求和對難題的挑戰。最後一句“草玄今已畢,此外複何言”則流露出一種學問已成、心滿意足的情感,同時也暗示了詩人對杜二拾遺的贊賞和敬意。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學術追求的執著和對友人的深厚情誼。

高適

高適

高適,字達夫、仲武,漢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縣)人,後遷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陽)。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騎常侍、渤海縣,世稱高常侍。高適與岑參並稱“高岑”,有《高常侍集》等傳世,其詩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着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開封禹王臺五賢祠即專爲高適、李白、杜甫、何景明、李夢陽而立。後人又把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合稱“邊塞四詩人”。 ► 2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