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襲美題達上人藥圃二首

藥味多從遠客齎,旋添花圃旋成畦。 三椏舊種根應異,九節初移葉尚低。 山莢便和幽澗石,水芝須帶本池泥。 從今直到清秋日,又有香苗幾番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奉和:依照別人詩的題材和體裁做詩。
  • 襲美:指皮日休,字襲美,是陸龜蒙的好友。
  • 藥圃:種植藥材的園地。
  • (jī):攜帶。
  • 旋添:隨即增加。
  • 花圃:種植花卉的園地。
  • (qí):田間劃分的小區。
  • 三椏:指某種藥材,具體種類不詳。
  • 九節:指某種藥材,具體種類不詳。
  • 山莢:山中的豆莢類植物。
  • 水芝:水中的植物,可能是指荷花。
  • 本池泥:指池塘中的泥土。
  • 香苗:指藥材的嫩苗。

翻譯

藥材多由遠方客人攜帶而來,隨即在花圃中種植,形成一片片田畦。 那三椏藥材的舊根應當與衆不同,九節藥材初移栽時,葉子還低垂着。 山莢就生長在幽深的澗石旁,水芝則需帶着本池的泥土。 從今往後直到清秋時節,園中又將長出幾番香苗。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藥圃的景緻,通過遠客帶來的藥材,展現了藥圃的生機與變化。詩中「三椏」與「九節」等藥材的描寫,體現了詩人對藥材特性的熟悉。同時,通過對山莢與水芝生長環境的描述,展現了藥材與自然環境的和諧共生。最後,詩人預見清秋時節藥圃中香苗的繁盛,表達了對藥圃未來景象的期待與讚美。

陸龜蒙

陸龜蒙

陸龜蒙,唐代農學家、文學家,字魯望,號天隨子、江湖散人、甫裏先生,長洲(今蘇州)人。曾任湖州、蘇州刺史幕僚,後隱居松江甫裏(今甪直鎮),編著有《甫裏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澤叢書》中,現實針對性強,議論也頗精切,如《野廟碑》、《記稻鼠》等。陸龜蒙與皮日休交友,世稱“皮陸”,詩以寫景詠物爲多。 ► 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