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平路中遇大水

· 高適
天災自古有,昏墊彌今秋。 霖霪溢川原,澒洞涵田疇。 指途適汶陽,掛席經蘆洲。 永望齊魯郊,白雲何悠悠。 傍沿鉅野澤,大水縱橫流。 蟲蛇擁獨樹,麋鹿奔行舟。 稼穡隨波瀾,西成不可求。 室居相枕藉,蛙黽聲啾啾。 仍憐穴蟻漂,益羨雲禽遊。 農夫無倚着,野老生殷憂。 聖主當深仁,廟堂運良籌。 倉廩終爾給,田租應罷收。 我心胡鬱陶,徵旅亦悲愁。 縱懷濟時策,誰肯論吾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昏墊:指水災。
  • 霖霪:連綿不斷的雨。
  • 澒洞:形容水勢浩大,波濤洶涌。
  • 汶陽:地名,在今山東省。
  • 蘆洲:長滿蘆葦的河洲。
  • 鉅野澤:古代湖泊名,在今山東省。
  • 西成:指秋季的收成。
  • 枕藉:形容房屋倒塌,人們無處安身。
  • 蛙黽:蛙類。
  • 穴蟻:指在地下生活的螞蟻。
  • 雲禽:指飛翔的鳥類。
  • 殷憂:深切的憂慮。
  • 廟堂:指朝廷。
  • 倉廩:糧倉。
  • 鬱陶:憂愁積聚的樣子。

翻譯

自古以來天災就存在,今年秋天更是遭遇了嚴重的水災。連綿不斷的雨水溢滿了河流和原野,波濤洶涌地淹沒了田地。我沿着道路前往汶陽,掛起帆船經過蘆洲。遠遠望去,齊魯的郊外,白雲飄飄。靠近鉅野澤,大水橫流。蟲蛇聚集在孤獨的樹上,麋鹿奔逃到行舟旁。莊稼被波濤捲走,秋季的收成已無法指望。房屋倒塌,人們無處安身,蛙聲啾啾。我依然憐憫那些被水漂走的螞蟻,更加羨慕那些自由飛翔的鳥類。農夫們無依無靠,野老們深感憂慮。聖明的君主應當施以深仁,朝廷應當運籌帷幄。糧倉最終會供給,田租應該停止徵收。我的心情憂愁積聚,征途也充滿悲愁。即使我有救時的策略,又有誰願意討論我的計謀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唐代詩人高適在東平路中遭遇大水時的所見所感。通過生動的意象和細膩的描繪,詩人展現了水災給人民帶來的深重苦難,表達了對受災百姓的深切同情。同時,詩人也寄寓了對朝廷的期望,希望聖明的君主能夠施以仁政,減輕百姓的負擔。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展現了高適作爲一位現實主義詩人的深厚功底和人文關懷。

高適

高適

高適,字達夫、仲武,漢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縣)人,後遷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陽)。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騎常侍、渤海縣,世稱高常侍。高適與岑參並稱“高岑”,有《高常侍集》等傳世,其詩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着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開封禹王臺五賢祠即專爲高適、李白、杜甫、何景明、李夢陽而立。後人又把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合稱“邊塞四詩人”。 ► 2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