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侯少府

· 高適
常日好讀書,晩年學垂綸。 漆園多喬木,睢水淸粼粼。 詔書下柴門,天命敢逡巡。 赫赫三伏時,十日到咸秦。 褐衣不得見,黃綬翻在身。 吏道頓羈束,生涯難重陳。 北使經大寒,關山饒苦辛。 邊兵若芻狗,戰骨成埃塵。 行矣勿復言,歸歟傷我神。 如何燕趙陲,忽遇平生親。 開館納征騎,彈絃娯遠賓。 飄颻天地間,一別方茲晨。 東道有佳作,南朝無此人。 性靈出萬象,風骨超常倫。 吾黨謝王粲,羣賢推郄詵。 明時取秀才,落日過蒲津。 節苦名已富,祿微家轉貧。 相逢愧薄遊,撫己荷陶鈞。 心事正堪盡,離居寧太頻。 兩河歸路遙,二月芳草新。 柳接滹沱暗,鶯連渤海春。 誰謂行路難,猥當希代珍。 提握每終日,相思猶比鄰。 江海有扁舟,丘園有角巾。 君意定何適,我懷知所遵。 浮沈各異宜,老大貴全真。 莫作雲霄計,遑遑隨縉紳。
拼音

注釋

離居:一作「離憂」。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垂綸(chuí lún):釣魚。
  • 漆園:古地名,在今安徽省蒙城縣境內,莊子曾爲漆園吏。這裏借指侯少府的居處。
  • 睢水:河流名,在今河南省東部。
  • 逡巡(qūn xún):遲疑不敢前進。
  • 赫赫:炎熱的樣子。
  • 鹹秦:指秦都咸陽,借指長安。
  • 褐衣:粗布衣服。
  • 黃綬:黃色的印綬,代指低級官吏。
  • 芻狗(chú gǒu):古代祭祀時用草紮成的狗,在祭祀後即被丟棄。比喻輕賤無用的東西。

翻譯

平日裏喜好讀書,到了晚年學習釣魚。 漆園有許多高大的樹木,睢水清澈波光粼粼。 詔書傳到我這簡陋的家門,怎敢對天命遲疑不前。 在炎熱的三伏天,我用十天趕到了鹹秦(長安)。 穿着粗布衣服不被人接見,卻意外獲得了低級官吏的職位。 官場的規矩讓人感到束縛,這生活的艱難難以一一陳述。 往北出使經過嚴寒之地,翻山越嶺充滿艱辛。 邊疆的士兵如同草狗,戰士的屍骨化作塵埃。 走吧,不要再多說了,回去吧,這讓我心神憂傷。 如何在燕趙邊陲之地,忽然遇到了平生的知己。 開設館舍接納出征的騎兵,彈弦奏樂款待遠方的賓客。 在天地間飄搖不定,這一分別就在今日清晨。 東邊道路上有優秀的作品,南朝卻沒有這樣的人。 他的性情靈秀超出萬物,風格骨氣超出常人。 我們這些人感謝王粲(注:此處可能是以王粲自比,表示感謝得到賞識),衆多賢士推崇郤詵(注:郤詵曾在西晉時中舉,此處可能是以郤詵代指有才華的人)。 清明的時代選拔秀才,在落日時分經過蒲津。 堅守節操雖名聲已顯,俸祿微薄家庭卻變得貧困。 相逢時慚愧自己的漂泊不定,想到自己承蒙朝廷的選拔。 心中之事正可以盡情傾訴,離別居住豈能太過頻繁。 兩條河流回去的路遙遠,二月裏芳草正新。 柳樹連接着滹沱河顯得昏暗,黃鶯連着渤海充滿春天的氣息。 誰說行路艱難,我應當被當作稀世珍寶。 每天都把握着機會,即使分別思念也如近鄰。 江海中有小船,山丘田園中有方巾。 您的心意決定去向何方,我的心懷也知道該遵循什麼。 人生沉浮各自適宜,年老之時貴在保持純真。 不要作飛黃騰達的打算,不要急忙追隨達官貴人。

賞析

這首詩是高適寫給侯少府的,詩中既描繪了自己的經歷和感受,也表達了對侯少府的讚美和對人生的思考。 詩的開頭敘述了自己的生活狀態和接到詔書後的行程,流露出對官場的複雜情感和對生活艱辛的感慨。接着,通過描寫邊地的情況,表現了對戰爭和士兵命運的關切與悲哀。在遇到侯少府後,詩人對他的才華和品德進行了讚揚,同時也表達了自己在漂泊生涯中的感慨和對朝廷選拔的感激。詩中還描繪了周圍的景色,以景襯情,進一步烘托出離別的情緒和對人生的思考。最後,詩人強調了保持純真、順應自然的人生態度,勸誡不要過於追求功名利祿。 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質樸,既有對現實的描繪,也有對人生的感悟,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高適

高適

高適,字達夫、仲武,漢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縣)人,後遷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陽)。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騎常侍、渤海縣,世稱高常侍。高適與岑參並稱“高岑”,有《高常侍集》等傳世,其詩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着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開封禹王臺五賢祠即專爲高適、李白、杜甫、何景明、李夢陽而立。後人又把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合稱“邊塞四詩人”。 ► 2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