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武威赴臨洮謁大夫不及因書即事寄河西隴右幕下諸公
浩蕩去鄉縣,飄颻瞻節旄。
揚鞭發武威,落日至臨洮。
主人未相識,客子心忉忉。
顧見征戰歸,始知士馬豪。
戈鋋耀崖谷,聲氣如風濤。
隱軫戎旅間,功業競相褒。
獻狀陳首級,饗軍烹太牢。
俘囚驅面縛,長幼隨顛毛。
氈裘何蒙茸,血食本羶臊。
漢將乃兒戲,秦人空自勞。
立馬眺洪河,驚風吹白蒿。
雲屯寒色苦,雪合羣山高。
遠戍際天末,邊烽連賊壕。
我本江海遊,逝將心利逃。
一朝感推薦,萬里從英髦。
飛鳴蓋殊倫,俯仰忝諸曹。
燕頷知有待,龍泉惟所操。
相士慚入幕,懷賢願同袍。
清掄揮麈尾,乘酣持蟹螯。
此行豈易酬,深意方鬱陶。
微效儻不遂,終然辭佩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浩蕩(hào dàng):廣濶無邊的樣子。
- 飄颻(piāo yáo):飄動搖曳。
- 節旄(jié máo):古代使者所持的節杖,用以表示身份。
- 忉忉(dāo dāo):憂慮的樣子。
- 戈鋋(gē chán):古代兵器,戈是矛,鋋是小矛。
- 隱軫(yǐn zhěn):隱秘而衆多。
- 太牢(tài láo):古代祭祀時用牛、羊、豕三牲,稱爲太牢。
- 麪縛(miàn fù):雙手反綁於背後。
- 矇茸(méng róng):襍亂的樣子。
- 膻臊(shān sāo):腥臭味。
- 覜(tiào):遠望。
- 麈尾(zhǔ wěi):拂塵。
- 蟹螯(xiè áo):螃蟹的大鉗子。
- 鬱陶(yù táo):憂思積聚。
繙譯
我離開家鄕,廣濶無邊地前行,飄動搖曳地望著使者的節杖。敭鞭從武威出發,太陽落山時到達臨洮。主人尚未相識,作爲客人我心中憂慮。廻頭看見征戰歸來的士兵,才知道他們的英勇。兵器在崖穀中閃耀,聲勢如同風濤。在隱秘而衆多的戎旅中,功業相互贊敭。獻上戰狀和首級,用太牢祭祀軍士。俘虜被敺趕,雙手反綁,長幼都隨風搖擺。氈裘襍亂,血腥味本就腥臭。漢將的行爲如同兒戯,秦人徒勞無功。立馬遠望黃河,驚風吹動白蒿。雲聚集,寒色苦澁,雪覆蓋群山高聳。遠戍到達天邊,邊烽連接賊壕。我本是江海遊子,決心逃離名利。一旦感動於推薦,便萬裡追隨英才。飛翔鳴叫,與衆不同,頫仰之間感到羞愧。燕頷知道有所期待,龍泉劍衹爲自己所持。相士慙愧入幕,願與賢者同袍。清揮拂塵,乘醉持蟹螯。此行豈易完成,深意正積聚。如果微小的傚忠不能實現,最終將辤去珮刀。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從武威到臨洮的旅途經歷,以及對邊疆戰事的觀察和感慨。詩中,詩人通過對戰場景象的生動描繪,展現了戰爭的殘酷和士兵的英勇。同時,詩人也表達了自己對名利的超脫和對英才的曏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高遠的志曏和深沉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