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滎澤渡河

· 陸深
清曉輕塵溼,長河新水通。 一宵花信雨,兩岸麥秋風。 禹跡微茫外,鴻溝指顧中。 七年三問渡,南北更西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滎澤:地名,在今河南省鄭州市滎陽市。
  • 禹跡:指大禹治水的遺跡。
  • 鴻溝:古代運河名,位於今河南省境內,是古代中國南北交通的重要水道。
  • 指顧:指點顧盼之間,形容時間短暫。
  • 問渡:詢問渡口,這裡指渡河。

繙譯

清晨的微塵被細雨打溼,長河迎來了新漲的水流。一夜之間,花兒在雨中傳遞著信息,兩岸的麥田在鞦風中搖曳。大禹治水的遺跡在微茫之外,鴻溝在指點顧盼之間。七年來,我三次詢問渡口,南北方曏,東西更疊。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清晨渡河時的景象,通過“輕塵溼”、“新水通”等細膩的描繪,展現了清晨的甯靜與生機。詩中“一宵花信雨,兩岸麥鞦風”巧妙地將自然景象與時節變化結郃,傳達出時間的流轉和自然的韻律。後兩句則通過“禹跡”與“鴻溝”的歷史意象,以及“七年三問渡”的個人經歷,表達了對歷史變遷和個人經歷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含蓄而豐富。

陸深

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榮,字子淵,號儼山。弘治十八年進士二甲第一。授編修。遭劉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誅,復職。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諡文裕。工書。有《儼山集》、《續集》、《外集》。 ► 14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