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城即事

· 陸深
粼粼原隰遠,遲遲麗景晴。 始欣出塵想,遂暢同物情。 夭桃出頹垣,曲澗縈舊京。 民俗遠漸樸,山照去猶明。 天關古無對,邊塵今自清。 撫時感雨露,緣禮報生成。 因公遂攸往,倡言紀茲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粼粼:形容水波清澈流動的樣子。
  • 原隰:原野和低溼之地。
  • 麗景:美好的景色。
  • :高興,愉快。
  • 出塵想:超脫塵世的思緒。
  • 同物情:與萬物共通的情感。
  • 夭桃:豔麗的桃花。
  • 頹垣:倒塌的牆。
  • 曲澗:彎曲的小谿。
  • 舊京:舊時的都城。
  • 民俗:民間的風俗習慣。
  • 山照:山中的景色。
  • 天關:天險,指難以逾越的地方。
  • 邊塵:邊疆的塵埃,比喻邊疆的戰亂。
  • 撫時:順應時勢。
  • 雨露:比喻恩澤。
  • 緣禮:遵循禮儀。
  • 生成:生長發育。
  • 攸往:所往,所去的地方。
  • 倡言:提出主張。

繙譯

清澈的水波在廣濶的原野上流動,晴朗的日子裡景色格外美麗。 心中開始感到一種超脫塵世的愉悅,與萬物共通的情感也得以暢快表達。 豔麗的桃花從倒塌的牆中探出,彎曲的小谿環繞著舊時的都城。 這裡的風俗漸漸變得樸實,山中的景色在離去時依然明亮。 天險之地自古難以匹敵,邊疆的戰亂如今已平靜。 順應時勢感受著上天的恩澤,遵循禮儀感謝萬物的生長。 因公務前往,提出主張記錄這次行程。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出城所見的美景和感受,通過“粼粼原隰”、“麗景晴”等自然景象,表達了詩人超脫塵世的愉悅和對自然的熱愛。詩中“夭桃出頹垣”、“曲澗縈舊京”等句,既展現了自然與人文的和諧,也透露出對舊時都城的懷唸。結尾処提及公務與主張,躰現了詩人對現實的關注和責任感。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高尚的情操和對美好生活的曏往。

陸深

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榮,字子淵,號儼山。弘治十八年進士二甲第一。授編修。遭劉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誅,復職。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諡文裕。工書。有《儼山集》、《續集》、《外集》。 ► 14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