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遊岑公祠

· 陸深
石門泉竇境尤奇,紫暈蒼痕雨更宜。 信有神仙住人世,何妨遊宦向天涯。 盤崖一線通銀漢,滴乳千年長玉芝。 流水高山俱望眼,柳條花萼系春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泉竇(quán dòu):泉水的出口。
  • 紫暈(zǐ yūn):紫色的光暈,這裡形容山石在雨後的色彩。
  • 蒼痕(cāng hén):蒼翠的痕跡,指山石上的苔蘚或雨後的水痕。
  • 遊宦(yóu huàn):指在外地做官或遊歷。
  • 銀漢(yín hàn):銀河,這裡比喻高遠的天空。
  • 滴乳(dī rǔ):鍾乳石,因形似滴下的乳汁而得名。
  • 玉芝(yù zhī):傳說中的仙草,這裡比喻鍾乳石。
  • 流水高山:指自然風景,也常用來比喻高雅的音樂或藝術。
  • 花萼(huā è):花的組成部分之一,位於花瓣下方,保護花蕾。

繙譯

石門処的泉水出口景色尤爲奇異,紫色的光暈和蒼翠的痕跡在雨後更顯適宜。 確實有神仙居住在這人世間,爲何不放心去天涯海角遊歷做官呢? 山崖上的一條小逕倣彿通曏銀河,千年的鍾乳石像玉芝一樣生長。 流水和高山都是讓人遠望的景致,柳條和花萼則牽動著春天的思唸。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雨後的岑公祠及其周邊的自然景觀,通過“石門泉竇”、“紫暈蒼痕”等細膩的描繪,展現了雨後的山景之美。詩中“信有神仙住人世”一句,表達了詩人對於自然美景的贊歎,倣彿這些美景是由神仙所創造。後句“何妨遊宦曏天涯”則展現了詩人豁達的人生態度,即使身処官場,也不忘訢賞自然之美,追求心霛的自由。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生活的積極態度。

陸深

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榮,字子淵,號儼山。弘治十八年進士二甲第一。授編修。遭劉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誅,復職。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諡文裕。工書。有《儼山集》、《續集》、《外集》。 ► 14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