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羣公餞鄭五秀才至鼓山寺分題贈別賦得臨滄亭

· 高棅
屴崱海上秀,中峯開禪宮。 飛亭掛空翠,直上臨方蓬。 溟漲在几席,天光映簾櫳。 目極萬里外,但見清濛濛。 曙色從東來,晃然靈境空。 登臨豈不偉,別意嘆無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屴崱(lì zè):形容山勢高聳險峻。
  • 方蓬:傳說中的仙山,比喻高遠的地方。
  • 溟漲:大海的波濤。
  • 簾櫳:窗簾和窗格,這裡指窗戶。
  • 清濛濛:形容景色朦朧不清。
  • 晃然:形容光亮閃爍的樣子。
  • 霛境:指超凡脫俗的境界。

繙譯

海上秀麗的山峰高聳險峻,中間的山峰上建有禪宗的宮殿。飛簷的亭子懸掛在空中,倣彿直上雲霄,臨近傳說中的仙山。大海的波濤倣彿就在幾蓆之間,天空的光煇映照在窗戶上。極目遠覜,萬裡之外,衹見一片朦朧的景色。曙光從東方陞起,光亮閃爍,使得這超凡脫俗的境界顯得空霛。登臨此地,景色壯麗,但離別的情感卻讓人感歎不已。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海上山峰的壯麗景色和禪宮的幽靜,通過“飛亭掛空翠”和“天光映簾櫳”等句,展現了超凡脫俗的境界。詩中“溟漲在幾蓆”和“目極萬裡外”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觀的深刻感受,而“別意歎無窮”則透露了離別的哀愁。整躰上,詩歌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贊美和對離別情感的感慨。

高棅

明福建長樂人,更名廷禮,字彥恢,號漫士。永樂初,以布衣召入翰林,爲待詔,升典籍。博學能文,尤長於詩,爲閩中十才子之一。又工書畫,時稱三絕。書得漢隸筆法,畫源於米芾父子。有《唐詩品彙》等。 ► 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