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周處士

· 陸深
生前不識處士面,身後空成處士吟。 小雨荷香池館靜,暖風花信草堂深。 青山昨夜悲埋玉,流水何年到賞音。 四尺碑頭數行墨,罨溪松柏自蕭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處士:古代稱有學問而隱居不仕的人。
  • 草堂:指隱士或文人雅士的簡樸居所。
  • 埋玉:比喻埋葬有才華的人,這裏指周處士的去世。
  • 賞音:知音,指理解自己的人。
  • 罨溪:溪水的名字,具體位置不詳。
  • 蕭森:形容景色淒涼。

翻譯

生前我未曾見過處士的面容,死後卻只能吟詠關於他的詩篇。 小雨中荷花的香氣在靜謐的池館裏瀰漫,暖風傳遞着花的消息,草堂顯得更加幽深。 昨夜青山爲埋葬有才華的人而悲痛,流水何時才能帶來知音的消息? 四尺高的墓碑上刻着幾行墨跡,罨溪旁的松柏顯得分外淒涼。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已故處士的哀思與敬仰。詩中通過描繪靜謐的池館、幽深的草堂以及悲涼的松柏,營造出一種沉靜而哀傷的氛圍。詩人藉助自然景物的描寫,抒發了對處士生前未曾相識、死後只能通過詩篇來緬懷的遺憾,以及對知音難尋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明代文人對於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逝去英才的追思。

陸深

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榮,字子淵,號儼山。弘治十八年進士二甲第一。授編修。遭劉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誅,復職。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諡文裕。工書。有《儼山集》、《續集》、《外集》。 ► 14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