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堂村晚步

招隱曾攀桂樹柯,病餘詩興總消磨。 還誰載筆趨金馬,挾侶鋤雲種木鵝。 虛負雅懷千日醉,轉憐衰季一身多。 兵爭郡國無寧役,日暮愁聽勞者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招隱:邀請隱士。
  • 桂樹柯:桂樹的枝條。
  • 病餘:病後。
  • 載筆:攜帶筆墨。
  • 金馬:指朝廷。
  • 挾侶:帶着夥伴。
  • 鋤雲:形容在雲霧繚繞的高山中耕作。
  • 木鵝:一種植物,這裏指在山中種植的樹木。
  • 虛負:空負,白白地辜負。
  • 雅懷:高雅的情懷。
  • 千日醉:形容長時間的醉意。
  • 衰季:衰老的季節,也指衰老的時期。
  • 兵爭:戰爭。
  • 郡國:古代行政區劃,這裏泛指地方。
  • 寧役:安寧的勞役,指和平時期的勞作。
  • 勞者歌:勞動者唱的歌,這裏指戰爭中的悲歌。

翻譯

曾經邀請隱士攀折桂樹枝條,病後詩興已經消磨殆盡。還有誰會攜帶筆墨前往朝廷,帶着夥伴在雲霧繚繞的山中種植樹木。空負了高雅的情懷,長時間沉醉其中,轉而憐憫這個衰老的季節,我獨自一人。戰爭使得地方不得安寧,日暮時分,愁聽那些戰爭中的悲歌。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病後的心境和對時局的感慨。詩中,「招隱曾攀桂樹柯」一句,既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也暗示了他曾經的詩意盎然。然而,「病餘詩興總消磨」則透露出病痛對詩人創作熱情的打擊。後兩句通過對「載筆趨金馬」與「挾侶鋤雲種木鵝」的對比,展現了詩人對朝廷生活的疏離和對田園生活的嚮往。最後兩句則直接抒發了對戰亂頻仍、民生疾苦的深切憂慮,體現了詩人的人文關懷和悲憫情懷。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表達了詩人對和平與安寧的深切渴望。

區懷年

區懷年,字叔永。高明人。大相仲子。明熹宗天啓元年(一六二一)貢生,任太學考通判。明思宗崇禎九年(一六三六)入都候選,以內艱回籍,後授翰林院孔目。歸臥雲石,學赤松遊,日以賡和撰述爲事。著有《玄超堂藏稿》、《擊築吟》諸集。清光緒《高明縣誌》卷一三有傳。 ► 2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