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晚眺有感

蒼鷹不上釣魚磯,煙圃香生筍蕨肥。 海勢日涵孤嶼出,溪聲時答片帆歸。 白蘋埭堰過春潦,芳芷汀洲戀夕暉。 回首莫淹鄉國慮,竹窗誰識故人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川: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區懷年:明代詩人。
  • 蒼鷹:一種猛禽。
  • 釣魚磯:供釣魚用的岩石或石灘。
  • 煙圃:煙霧繚繞的園地。
  • 筍蕨:竹筍和蕨菜,都是春季的時令蔬菜。
  • 孤嶼:孤立的小島。
  • 溪聲:溪流的聲音。
  • 片帆:小船的帆。
  • 白蘋:一種水生植物。
  • 埭堰:堤壩。
  • 春潦:春季的洪水。
  • 芳芷:香草名。
  • 汀洲:水中的小洲。
  • 夕暉:夕陽的光輝。
  • 莫淹:不要停留。
  • 鄉國慮:對家鄉的憂慮。
  • 竹窗:竹製的窗戶。
  • 故人違:故人離去。

翻譯

蒼鷹不飛上釣魚的岩石,煙霧繚繞的園地裏,春筍和蕨菜正肥美。 海面上,日光映照着孤立的小島,溪流的聲音伴隨着小船的帆歸。 白蘋覆蓋的堤壩上,春水氾濫,芳香的芷草在夕陽下依戀着水中的小洲。 回首時,不要讓對家鄉的憂慮停留太久,誰又能從竹窗中識得故人的離去。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寧靜而略帶憂鬱的傍晚景象。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如蒼鷹、釣魚磯、煙圃、筍蕨等,展現了一幅生動的自然畫卷。同時,詩中「海勢日涵孤嶼出,溪聲時答片帆歸」等句,巧妙地融入了對時光流轉和人生離別的感慨。最後兩句則表達了對家鄉的深深憂慮和對故人離去的無奈,情感真摯,意境深遠。

區懷年

區懷年,字叔永。高明人。大相仲子。明熹宗天啓元年(一六二一)貢生,任太學考通判。明思宗崇禎九年(一六三六)入都候選,以內艱回籍,後授翰林院孔目。歸臥雲石,學赤松遊,日以賡和撰述爲事。著有《玄超堂藏稿》、《擊築吟》諸集。清光緒《高明縣誌》卷一三有傳。 ► 2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