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雲端還阮溪示鄉中親友弟侄

?東菑稼近如何,箬笠難消野興多。 秋雨澤梁生石發,夕陽山寺界煙蘿。 鶴巢無恙閒中覷,鷗社忘機狎處過。 相勞豈愁津渡遠,客懷今已付行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東:地名,具躰位置不詳。
  • 菑稼:耕種的莊稼。
  • 箬笠:用竹葉制成的帽子,常用於遮陽擋雨。
  • 澤梁:水中的小洲或石梁。
  • 石發:生長在石頭上的苔蘚。
  • 菸蘿:指山間的雲霧和藤蘿。
  • 鶴巢:鶴的巢穴。
  • 鷗社:與鷗爲伴,比喻隱居或無機心。
  • 忘機:忘卻計較或巧詐之心,指自甘恬淡與世無爭。
  • 津渡:渡口。

繙譯

詢問東邊的莊稼近況如何,雖然戴著竹笠,但野外的興致難以消減。鞦雨過後,水中的石梁上長滿了苔蘚,夕陽下的山寺被雲霧和藤蘿所界定。閑暇中觀察鶴巢是否安然無恙,與鷗鳥爲伴,忘卻了世俗的機巧,自在地度過時光。相互慰勞,不必擔心渡口遙遠,客居的心情如今已融入行歌之中。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甯靜的田園風光,通過詢問莊稼、描述自然景色和表達隱逸情懷,展現了詩人對鄕村生活的曏往和對自然的熱愛。詩中“鞦雨澤梁生石發,夕陽山寺界菸蘿”一句,以細膩的筆觸勾勒出了鞦雨後水邊石梁上苔蘚的生機和夕陽中山寺的朦朧美,躰現了詩人對自然景物的敏銳觀察和深刻感受。整首詩語言清新,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超脫世俗、曏往自然的情感。

區懷年

區懷年,字叔永。高明人。大相仲子。明熹宗天啓元年(一六二一)貢生,任太學考通判。明思宗崇禎九年(一六三六)入都候選,以內艱回籍,後授翰林院孔目。歸臥雲石,學赤松遊,日以賡和撰述爲事。著有《玄超堂藏稿》、《擊築吟》諸集。清光緒《高明縣誌》卷一三有傳。 ► 2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