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朝寄友人

九十春光半已銷,幾堪離索鬢絲凋。 煙深楚塞愆榆火,露拂吳堤變柳條。 海燕有情先社至,逵鴻無慮報書遙。 採芳南國烏衣客,蹀躞桃花錦障驕。
拼音

所属合集

#花朝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花朝:指花開的早晨,也泛指春天。
  • 九十春光:指春天的美好時光,九十天。
  • 離索:離別時的孤獨和思唸。
  • 鬢絲凋:形容因憂愁而頭發變白。
  • 楚塞:楚國的邊塞,泛指楚地。
  • 愆榆火:愆(qiān),錯過;榆火,古代指春天的火,這裡指錯過了春天的美好時光。
  • 吳堤:吳地的堤岸,泛指吳地。
  • 變柳條:指柳樹的枝條隨著季節變化,象征時光的流逝。
  • 海燕:指燕子,因其常在海邊築巢而得名。
  • 先社至:社,指春社,古代春季節日;至,到來。
  • 逵鴻:逵(kuí),大路;鴻,大雁。
  • 報書遙:指遠方傳來的書信。
  • 烏衣客:指穿著黑衣的客人,這裡可能指詩人自己或友人。
  • 蹀躞:蹀(dié),小步行走;躞(xiè),小步快走。
  • 桃花錦障:形容桃花盛開如錦,形成美麗的屏障。

繙譯

春天的美好時光已經過半,離別的孤獨讓我鬢發斑白。楚地的邊塞錯過了春天的火,吳地的堤岸上柳枝隨季節變化。海燕帶著情感隨著春社到來,大雁在廣濶的天空中自由飛翔,遠方的書信傳來。穿著黑衣的客人在南國採花,小步快走在桃花盛開如錦的路上,顯得格外驕傲。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天將盡時的景象,通過“九十春光半已銷”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中“菸深楚塞愆榆火,露拂吳堤變柳條”巧妙地運用地理名詞,抒發了對錯過春天美好時光的遺憾。後聯通過“海燕”、“逵鴻”等自然意象,以及“烏衣客”在桃花盛開中的形象,展現了春天的生機與詩人的情感。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春天和友情的珍眡。

區懷年

區懷年,字叔永。高明人。大相仲子。明熹宗天啓元年(一六二一)貢生,任太學考通判。明思宗崇禎九年(一六三六)入都候選,以內艱回籍,後授翰林院孔目。歸臥雲石,學赤松遊,日以賡和撰述爲事。著有《玄超堂藏稿》、《擊築吟》諸集。清光緒《高明縣誌》卷一三有傳。 ► 2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