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鳳凰山尋故宮遺蹟
茲山勢將飛,宮殿壓其上。
江潮正東來,朝夕似奔向。
當時結構意,欲敵汴都壯。
我來百年後,紫氣愁不王。
烏啼璧門空,落葉滿陰障。
風悲度遺樂,樹古羅嚴仗。
行人悼降王,故老怨奸相。
蒼天何悠悠,未得問興喪。
世運今復衰,淒涼一回望。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茲(zī):此,這個。
- 壓:覆蓋,壓在上面。
- 江潮:江中的潮水。
- 汴都:指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開封)。
- 紫氣:古代指象徵吉祥的雲氣。
- 璧門:古代宮殿的大門,此處指故宮的門。
- 陰障:陰影,此處指樹木的陰影。
- 嚴仗:嚴整的儀仗。
- 悼:哀悼,懷念。
- 降王:投降的君王,此處指明朝的末代皇帝。
- 奸相:奸詐的宰相,指當時的權臣。
- 蒼天:天空。
- 世運:時代的命運。
翻譯
這座山峯似乎將要飛起,宮殿就建在其上。 江中的潮水正向東流來,日日夜夜彷彿在奔向某個地方。 當時建造這座宮殿的意圖,是想與汴京的壯麗相媲美。 我來到這裏已是百年之後,象徵吉祥的紫氣似乎不再顯現。 烏鴉在空蕩的宮門前啼叫,落葉覆蓋了樹木的陰影。 風中傳來悲傷的遺樂,古老的樹木排列成嚴整的儀仗。 行人懷念那投降的君王,老人們怨恨那奸詐的宰相。 天空是多麼悠遠,我無法詢問興衰的緣由。 時代的命運如今再次衰落,我淒涼地回首一望。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登上鳳凰山,尋找昔日故宮遺蹟時的深情。通過對山勢、江潮、宮殿等自然與人文景觀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往昔輝煌的懷念和對時代變遷的感慨。詩中「紫氣愁不王」、「落葉滿陰障」等句,以象徵和寓情於景的手法,抒發了對國家興衰的憂慮和對歷史滄桑的哀思。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歷史的深刻思考和對時代的敏銳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