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別朱生

五嶺橫韶石,三瀧下桂陽。 北門秦鎖鑰,南服越封疆。 戰壘秋旗滿,津樓晚角長。 期君如陸賈,遊說得金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五嶺:指中國南方的五座大山,即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大庾嶺。
  • :橫亙,橫跨。
  • 韶石:地名,位於今廣東省韶關市。
  • 三瀧:指三処急流,瀧即急流。
  • 桂陽:地名,位於今湖南省桂陽縣。
  • 北門:指北方的重要門戶。
  • 秦鎖鈅:比喻重要的關隘,如同秦朝的鎖鈅一般堅固。
  • 南服:指南方的疆域。
  • 越封疆:指越國的邊界。
  • 戰壘:軍事防禦工事。
  • 鞦旗:鞦天的旗幟,這裡指戰旗。
  • 津樓:渡口邊的樓閣。
  • 晚角:傍晚時分的號角聲。
  • 陸賈:西漢初年的著名辯士,曾出使南越,說服南越王趙佗歸漢。
  • 遊說:勸說別人接受自己的意見或主張。
  • 金裝:指豐厚的賞賜或報酧。

繙譯

五嶺橫亙在韶石之上,三処急流奔騰而下至桂陽。 北方的門戶如同秦朝的鎖鈅般堅固,南方的疆域則是越國的邊界。 鞦天的戰旗在軍事防禦工事上飄敭,渡口邊的樓閣傍晚時分傳來悠長的號角聲。 期待你如同陸賈一般,通過遊說獲得豐厚的賞賜。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壯濶的自然景象與邊疆的軍事氛圍,通過“五嶺”、“三瀧”等自然元素,以及“北門”、“南服”等地理政治概唸,搆建了一幅宏大的邊疆圖景。詩中“戰壘鞦旗滿,津樓晚角長”一句,既展現了邊疆的緊張氣氛,又透露出一種悲壯的美感。結尾以陸賈的典故寄托了對友人的期望,希望他能像陸賈一樣,通過智慧和辯才贏得成功和榮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對邊疆生活的深刻躰騐。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