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莫節婦

螓首丘山重,蛾眉日月光。 簾帷生不捲,巾帨死猶防。 切玉刀方利,焚蘭火亦香。 花門天所命,使爾烈名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螓首(qín shǒu):古代對婦女的美稱,形容女子美貌。
  • 丘山:比喻重負或重大的責任。
  • 蛾眉:古代對女子眉毛的美稱,也泛指女子美貌。
  • 日月:比喻光明、永恒。
  • 簾帷:窗簾和帷幔,這裡指家中的遮蔽物。
  • 巾帨(jīn shuì):古代婦女的頭巾和珮巾。
  • 切玉刀:比喻鋒利無比的刀。
  • 焚蘭:焚燒蘭花,比喻高潔的行爲。
  • 花門:指女子的家門,也指女子的貞節。
  • 天所命:天意所定。

繙譯

她的美貌如丘山般沉重,如日月般光明。 家中的簾帷生來不曾捲起,死時仍防備著巾帨的遺失。 切玉刀雖然鋒利,焚蘭之火卻也香甜。 女子的貞節是天意所定,使她的烈名遠敭。

賞析

這首作品贊美了一位節婦的貞節和美貌。詩中,“螓首丘山重,蛾眉日月光”形容了節婦的美貌和重負,而“簾帷生不捲,巾帨死猶防”則表現了她對貞節的堅守。後兩句“切玉刀方利,焚蘭火亦香”通過比喻,強調了節婦的高潔和堅貞。最後,“花門天所命,使爾烈名敭”點明了節婦的貞節是天意所定,她的名聲因此而遠敭。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節婦的崇高敬意。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