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冀野:指古代冀州,傳說中伯樂在此相馬。
- 驥德:指良馬的美德,比喻賢才。
- 郭隗:戰國時期燕國的賢士,燕昭王招賢時,他建議先從自己開始,以示誠意。
- 優旃:古代傳說中的滑稽人物,善於諷諫。
翻譯
活着的馬被鑄成銅像,死去的馬則用金子買其骨頭。活着的馬像尚未被安置在門前,死去的馬骨終究被埋藏在洞穴中。
國家在冀野之地,君王知道馬的價值,一方面是真心,一方面是假意。一方面讚頌良馬的美德,一方面又招攬賢才,這樣的奇事流傳至今已有幾年。
只聽說當時有郭隗這樣的賢士,怎知後世沒有像優旃那樣善於諷諫的人呢?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生馬與死馬的不同待遇,隱喻了當時社會對人才的不同態度。生馬被鑄成像,死馬被金買骨,反映了人們對馬的不同價值認知。詩中提到「一心真,一心假」,揭示了君王對人才的複雜心態。最後提到郭隗和優旃,表達了對後世仍有賢才和諷諫之士的期待。整首詩語言簡練,寓意深遠,反映了作者對人才價值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