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陽紀夢作

南楚來萍實,西秦遇蕣英。 舞驚王剪裏,歌掩美原城。 薄夢爲媒妁,多情愧友生。 思爲連理木,枝葉向冬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頻陽:古地名,今陝西省富平縣。
  • 紀夢:記錄夢境。
  • 南楚:指古代楚國南部地區。
  • 萍實:萍蓬草的果實,這裏可能指某種象徵性的果實。
  • 西秦:指古代秦國西部地區。
  • 蕣英:即木槿花,這裏可能指美麗的女子。
  • 王剪:人名,可能是指某位貴族或英雄。
  • 美原城:古地名,今陝西省富平縣美原鎮。
  • 媒妁(méi shuò):媒人,介紹婚姻的人。
  • 友生:朋友。
  • 連理木:兩棵樹的枝幹合生在一起,比喻恩愛夫妻。
  • 冬榮:冬天依然茂盛,比喻愛情長久不衰。

翻譯

從南楚帶來了象徵吉祥的萍實,在西秦偶遇瞭如木槿花般美麗的女子。 舞蹈在王剪的領地中引起轟動,歌聲掩蓋了美原城的喧囂。 淺淺的夢境成了我們的媒人,我因多情而感到對朋友有所愧疚。 願成爲連理的樹木,枝葉在冬天依然茂盛,象徵着我們的愛情長久不衰。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夢境與現實的交織,表達了詩人對美好愛情的嚮往和對友情的珍視。詩中「南楚來萍實,西秦遇蕣英」以地域和物象的對比,描繪了詩人在夢中與心愛女子相遇的情景。後句「舞驚王剪裏,歌掩美原城」則通過誇張的手法,展現了這場夢境中的熱烈與美好。結尾「思爲連理木,枝葉向冬榮」以自然景象比喻,寄託了詩人對愛情堅貞不渝的期望。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

屈大均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