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先寺樓作

向夕樓中臥,天風忽起西。 不知吹瀑水,飄落幾重溪。 窗小云爭入,林深雪已迷。 無人愛幽獨,來共聽猿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向夕:傍晚。
  • 天風:自然界的風。
  • 瀑水:瀑布的水。
  • 幾重溪:幾條溪流。
  • 林深:樹林深處。
  • 幽獨:幽靜而孤獨。

翻譯

傍晚時分,我躺在樓中,忽然西風大作。 不知道它是否吹動了瀑布的水,使得水珠飄落到了幾條溪流之外。 小窗之外,雲朵似乎爭相涌入,樹林深處,雪已經讓人迷失方向。 沒有人喜歡這種幽靜而孤獨的氛圍,只有我獨自在此,聆聽猿猴的啼叫。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傍晚時分,詩人在開先寺樓中的所感所想。通過「天風忽起西」和「不知吹瀑水,飄落幾重溪」的描繪,展現了自然的壯闊與變幻莫測。後兩句「窗小云爭入,林深雪已迷」則進一步以雲和雪的意象,加深了環境的幽靜與神祕。結尾的「無人愛幽獨,來共聽猿啼」表達了詩人對於孤獨與自然的獨特情感,以及對於這種幽靜環境的珍視和享受。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於自然與孤獨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