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雨歌讀見素所上封事作

· 邵寶
章江門下春水來,黃流渾渾無津涯。居人爭言二月八,水神作會多風雷。 擁衾聽雨坐中夜,我船明發開未開。溼雲十里接南浦,滕王高閣空崔嵬。 我歌欲登江上臺,吁嗟行路真難哉。莆陽諫草忽在眼,歌聲入江江欲回,君看鐵柱生莓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章江門:地名,位於今江西省南昌市。
  • 黃流:指渾濁的江水。
  • 渾渾:形容水流湍急。
  • 津涯:岸邊。
  • 二月八:農曆二月初八,可能是當地的傳統節日或重要日子。
  • 水神:指掌管水域的神靈。
  • 擁衾:裹着被子。
  • 中夜:半夜。
  • 明發:天明時出發。
  • 南浦:地名,位於南昌市附近。
  • 滕王高閣:指滕王閣,位於江西省南昌市,是著名的歷史文化遺址。
  • 崔嵬:形容山勢高峻。
  • 莆陽:地名,今福建省莆田市。
  • 諫草:指上書給皇帝的諫言草稿。
  • 鐵柱:可能是指滕王閣中的鐵柱,象徵着歷史的滄桑。

翻譯

春天,章江門下的江水涌來,黃色的水流湍急,沒有邊際。居民們都在談論二月初八,那一天水神會舉行盛大的集會,伴隨着風雷。

我裹着被子,在半夜聽着雨聲,我的船在天亮時是否出發還未定。溼潤的雲霧綿延十里,連接到南浦,滕王閣高高聳立,空曠而巍峨。

我想要歌唱,登上江邊的舞臺,卻感嘆旅途的艱難。忽然間,莆陽的諫言草稿映入眼簾,歌聲傳入江中,江水似乎想要回流,你看那鐵柱上已經長滿了莓苔。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夜聽雨、江水洶涌的景象,通過「黃流渾渾無津涯」和「溼雲十里接南浦」等句,生動地表現了江水的壯闊和夜雨的綿綿。詩中「滕王高閣空崔嵬」一句,不僅描繪了滕王閣的高大,也隱含了對歷史滄桑的感慨。結尾處的「君看鐵柱生莓苔」則進一步以鐵柱生苔的意象,抒發了對時光流逝和歷史變遷的深沉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歷史的深刻感悟。

邵寶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國賢,號二泉。成化二十年進士,授許州知州,躬課農桑,仿朱熹社倉,立積散法。遷江西提學副使,修白鹿書院學舍以處學者,教人以致知力行爲本,革數十年不葬親之俗,奏請停開銀礦。寧王朱宸濠索詩文,峻卻之。正德四年遷右副御史,總督漕運,忤劉瑾,勒致仕。瑾誅,升戶部右侍郎,拜南禮部尚書,懇辭。詩文以李東陽爲宗。諡文莊,學者稱二泉先生。有《漕政舉要》、《慧山記》、《容春堂集》等。 ► 16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