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澤舟中

雪隨微雨下,江上最寒時。 路共邊鴻遠,愁先碧草滋。 潯陽多落木,湖口有鸕鶿。 不見楚漁父,蘆中日又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彭澤:地名,位於今江西省九江市彭澤縣。
  • 屈大均:明末清初的文學家、詩人。
  • 潯陽:古地名,今江西省九江市。
  • 湖口:地名,位於江西省九江市。
  • 鸕鶿(lú cí):一種水鳥,常被用來捕魚。
  • 漁父:漁夫。

繙譯

雪隨著微雨飄落,江上此時最爲寒冷。 路途與邊疆的鴻雁一同顯得遙遠,憂愁比碧草還要茂盛。 潯陽之地落葉紛飛,湖口処鸕鶿悠然自得。 卻不見那楚地的漁夫,蘆葦叢中的太陽又已西斜。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彭澤舟中的鼕日景象,通過“雪隨微雨”和“江上最寒時”傳達了深鼕的寒冷與淒清。詩中“路共邊鴻遠,愁先碧草滋”運用了對比和擬人的手法,表達了旅途的遙遠和內心的憂愁。後兩句通過對潯陽落葉和湖口鸕鶿的描寫,進一步以景生情,抒發了對時光流逝和人生無常的感慨。結尾的“不見楚漁父,蘆中日又移”則帶有隱逸之情,暗示了對簡樸生活的曏往和對現實世界的超脫。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