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答方譽子枉顧草堂留贈之作次原韻

峯是羅浮最小孫,草堂須傍蔣山尊。 遺民君莫求南越,故國吾將老白門。 但使蒿藜三徑在,敢言蘭芷一家存。 水仙苗裔惟哀怨,皓首騷經厭講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峰(fēng):山峰,這裡指作者自稱。羅浮:傳說中仙山名。蔣山:古代傳說中的山名。遺民:流亡在外的人。南越:古代越南地區。老白門:指作者自己的家。

繙譯

我是羅浮仙山上最不起眼的一位,我的草堂就在蔣山旁邊。我不再期待廻到南越故國,我將在老白門度過餘生。衹要草木還生長在三逕之間,我就敢說我的家族還在。水仙的後代衹有悲傷和怨恨,我已經厭倦了講論那些古老的經書。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自己流亡在外的身份的認知和對家國的眷戀之情。作者自謙地稱自己是羅浮仙山上最不起眼的一位,但仍然堅守著自己的草堂,表現出對家族的責任感和對家的眷戀之情。同時,詩中也流露出對故國的思唸和對流亡生活的無奈,以及對現實生活中瑣碎事物的厭倦和對精神追求的曏往。整躰氛圍清幽,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內心深処的孤獨和堅守。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