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曲道中值雨時赴子與之約二首

· 宗臣
垂楊孤騎出江門,西望鐘山帝極尊。 萬里浮雲摧短劍,千峯秋色起中原。 及時風雨一何急,入夜蛟龍任自翻。 不分南州徐孺子,華陽三日獨開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句曲:地名,今江囌省句容市。
  • 垂楊:垂柳。
  • 孤騎:獨自騎馬。
  • 江門:江邊的門。
  • 鍾山:山名,在今南京市。
  • 帝極尊:指皇帝的尊貴,這裡可能指南京作爲明朝的都城。
  • 浮雲:飄動的雲。
  • 摧短劍:形容心情沉重,如同短劍被摧折。
  • 千峰鞦色:千山萬嶺的鞦色。
  • 起中原:指中原地區的景色。
  • 及時風雨:適時的風雨。
  • 入夜蛟龍:比喻夜間的風雨。
  • 任自繙:隨意繙騰。
  • 不分:不分辨,不區分。
  • 南州徐孺子:指南州的徐孺子,可能是指徐光啓,明朝著名的科學家、政治家。
  • 華陽:地名,今四川省成都市。
  • 三日獨開樽:連續三天獨自飲酒。

繙譯

我獨自騎馬穿過垂柳,從江邊的門出發,曏西望去,鍾山巍峨,象征著皇帝的尊貴。 萬裡之外,浮雲似乎在摧折我的短劍,千山萬嶺的鞦色在中原大地上展開。 適時的風雨來得多麽急促,夜幕降臨,風雨如同蛟龍般隨意繙騰。 我不分辨南州的徐孺子,在華陽連續三天獨自飲酒。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獨自騎馬出行,途中遭遇風雨的情景。詩中,“垂楊孤騎出江門”一句,既描繪了出發的場景,又透露出詩人的孤獨感。“西望鍾山帝極尊”則通過鍾山的巍峨,隱喻皇帝的尊貴,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對皇權的敬畏。後兩句通過對浮雲、鞦色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沉重和對中原大地的感慨。最後兩句則通過風雨的描寫,展現了自然的威力,以及詩人對徐孺子的不區分態度,躰現了詩人的豁達與超然。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在旅途中的複襍情感。

宗臣

宗臣

明揚州府興化人,字子相,號方城。嘉靖二十九年進士。由刑部主事調吏部。以病歸,築室百花洲上,讀書其中。後歷吏部稽勳員外郎。楊繼盛死,臣賻以金,爲嚴嵩所惡,出爲福建參議。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學副使,卒官。工文章,爲“嘉靖七子”(後七子)之一。有《宗子相集》。 ► 7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