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溪書屋歌

· 邵寶
綿州城東結書屋,秋晚芙蓉花簇簇。主人他日一歸來,手檢牙籤三萬軸。 花謝花開清夢遙,主人執法立中朝。門前不植淵明柳,觀裏曾歌禹錫桃。 主人懷思客賦詩,此是諸郎擢第時。西曹法吏春秋筆,東閣儒臣雅頌詞。 君不見劍閣巉巖去天近,左右峯巒相控引,回首蓉溪雲隱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綿州:地名,今四川省綿陽市。
  • 芙蓉花:即荷花,簇簇形容花朵繁盛。
  • 牙籤:指書籤,這裏代指書籍。
  • :古代書籍的裝訂形式,用軸捲起。
  • 清夢:美好的夢境,遙指夢境遙遠。
  • 中朝:指朝廷。
  • 淵明柳:指陶淵明所植的柳樹,象徵隱逸。
  • 禹錫桃:指劉禹錫《陋室銘》中的桃樹,象徵高潔。
  • 西曹法吏:指司法官員。
  • 東閣儒臣:指文臣。
  • 劍閣:地名,位於四川省,以險峻著稱。
  • 巉巖:形容山勢險峻。
  • 控引:控制,引導。
  • 蓉溪:地名,此處指書屋所在地。

翻譯

在綿州城東建了一間書屋,秋天傍晚,芙蓉花開得繁盛。主人他年歸來時,手檢着三萬卷書籍。 花開花謝,美好的夢境遙遠,主人站在朝廷中執法。門前不種陶淵明的柳樹,觀裏曾歌頌劉禹錫的桃樹。 主人懷念思念,客人賦詩,這是諸位郎君高中進士的時候。司法官員執春秋筆,東閣文臣吟詠雅頌詞。 你看那劍閣險峻,離天很近,左右山峯相互控制引導,回首望去,蓉溪雲霧隱隱約約。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綿州城東書屋的景象,通過芙蓉花、書籍、夢境等元素,展現了主人的文化底蘊和對未來的憧憬。詩中「主人執法立中朝」一句,體現了主人的政治抱負和清正廉潔的形象。後文通過對比不種淵明柳、歌頌禹錫桃,表達了主人對高潔品質的追求。結尾處以劍閣的險峻和蓉溪的雲霧,形成了一種超然物外、嚮往自然的意境,同時也隱含了對主人未來歸隱生活的期待。

邵寶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國賢,號二泉。成化二十年進士,授許州知州,躬課農桑,仿朱熹社倉,立積散法。遷江西提學副使,修白鹿書院學舍以處學者,教人以致知力行爲本,革數十年不葬親之俗,奏請停開銀礦。寧王朱宸濠索詩文,峻卻之。正德四年遷右副御史,總督漕運,忤劉瑾,勒致仕。瑾誅,升戶部右侍郎,拜南禮部尚書,懇辭。詩文以李東陽爲宗。諡文莊,學者稱二泉先生。有《漕政舉要》、《慧山記》、《容春堂集》等。 ► 16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