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客歌東廬至邀南沙
今夕中秋月有華,古奇石下有幽花。惠山泉水荊溪茶,酒名且出仙壇麻。
客皆能賦無喧譁。南沙未來東廬去,抗手掉頭不肯住。
興在王猷放舟處,雪月皆堪入詩句。東廬去後南沙來,草堂獨對秋星開。
晚雲冉冉生蒼苔,我行中庭往復回。鶴聲報客慰我懷,海月東生酒在杯。
亦有瀾庵在我齋,今夕不樂何爲哉。我題詩,如作史。
明日揮毫二三紙,東報東廬公,南報南沙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華:光輝,光彩。
- 幽花:深邃、隱蔽處的花。
- 惠山:山名,在江蘇省無錫市。
- 荊溪:地名,在江蘇省宜興市。
- 仙壇麻:指仙人壇上的麻,這裏指美酒。
- 抗手:舉手,這裏指揮手告別。
- 王猷:人名,可能指王羲之,東晉著名書法家。
- 草堂:簡陋的居所,常指文人隱居之地。
- 冉冉:慢慢地。
- 瀾庵: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
- 作史:指寫作嚴肅、認真的文學作品。
翻譯
今晚是中秋之夜,月亮光彩奪目,古奇石下盛開着幽靜的花朵。我們用惠山的泉水泡荊溪的茶,還拿出了仙壇上的麻酒。客人們都能賦詩,氣氛和諧,沒有喧譁。南沙還未到來,東廬卻要離去,他揮手告別,不肯停留。
我們的興致正像王羲之放舟時一樣,雪和月都是入詩的好題材。東廬離開後,南沙來了,我在草堂獨自對着秋天的星光。晚雲緩緩升起,覆蓋着蒼苔,我在庭院中來回走動。鶴聲傳來,告訴我客人來了,讓我感到安慰。海上的月亮升起,酒杯中的酒還在。瀾庵也在我的齋中,今晚不快樂,還要等到何時呢?
我寫詩,就像寫史一樣認真。明天我會揮毫寫下幾頁紙,向東廬公報告,向南沙子報告。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箇中秋夜晚的景象,通過月亮、花朵、泉水、茶和酒等元素,營造出一種寧靜而詩意的氛圍。詩中,「今夕中秋月有華,古奇石下有幽花」等句,以簡潔的語言勾勒出一幅美麗的自然畫面。後文通過客人的來去和詩人的內心活動,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詩意生活的嚮往。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明代文人雅集的風貌和詩人的文學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