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劉武庫使雲中便道還楚

· 宗臣
使君西問玉關遊,關吏應知紫氣流。 三晉莫雲停漢節,七陵斜日攬吳鉤。 馬回塞北青楓老,人到湘南紫橘秋。 一醉洞庭明月裏,可能不動薊門愁。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武庫:古代指收藏兵器的倉庫,這裏指劉武庫,即劉姓的武庫官員。
  • 使雲中:出使到雲中,雲中爲古代地名,今內蒙古一帶。
  • 便道還楚:順便取道返回楚地,楚地指今湖北一帶。
  • 玉關:玉門關,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這裏泛指邊關。
  • 紫氣:古代傳說中的祥瑞之氣,常用來象徵吉祥。
  • 三晉:指戰國時期的韓、趙、魏三國,這裏泛指山西一帶。
  • 漢節:漢朝的使節,這裏指使者的儀仗。
  • 七陵:指明朝皇帝的陵墓,這裏泛指明朝的皇家陵園。
  • 吳鉤:古代吳地產的彎刀,這裏泛指兵器。
  • 塞北:指長城以北的地區。
  • 青楓:青色的楓樹,這裏指北方的景色。
  • 湘南:指湖南南部地區。
  • 紫橘:紫色的橘子,這裏指南方的特產。
  • 洞庭:洞庭湖,位於湖南省。
  • 薊門:古代指北京一帶,這裏指北方。

翻譯

你將西行前往玉門關遊歷,關吏想必會看到你帶來的祥瑞之氣。 在山西停留時,你的漢朝使節儀仗不會被雲霧遮擋,而在明朝皇家陵園的斜陽下,你會緊握着吳鉤兵器。 當你從塞北歸來,北方的青楓已老,而你到達湖南南部時,正是紫橘成熟的秋天。 在洞庭湖畔的一場醉意中,明月之下,你或許能暫時忘卻北方的憂愁。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劉武庫使者從北方邊關返回楚地的旅途景象,通過對比北方的青楓與南方的紫橘,展現了不同地域的季節特色。詩中「紫氣流」、「漢節」、「吳鉤」等詞語,不僅增添了詩的歷史文化底蘊,也體現了使者的威嚴與使命。結尾的「洞庭明月」與「薊門愁」形成鮮明對比,表達了使者在享受南方美景時,心中仍牽掛着北方的憂慮,情感深沉。

宗臣

宗臣

明揚州府興化人,字子相,號方城。嘉靖二十九年進士。由刑部主事調吏部。以病歸,築室百花洲上,讀書其中。後歷吏部稽勳員外郎。楊繼盛死,臣賻以金,爲嚴嵩所惡,出爲福建參議。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學副使,卒官。工文章,爲“嘉靖七子”(後七子)之一。有《宗子相集》。 ► 7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