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氏池亭四首同於鱗子與元美賦

· 宗臣
重來韋曲解春襦,碣石華陽望不孤。 萬里天風吹短髮,千家涼雨颯高梧。 青山祗負漁樵問,玄鳥深知日月徂。 一醉磯邊濯吾足,卻疑身世即江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韋曲:地名,在今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唐代韋氏家族聚居之地。
  • :短衣,短襖。
  • 碣石:山名,在今河北省秦皇島市昌黎縣,古代著名的觀海勝地。
  • 華陽:地名,在今陝西省商洛市山陽縣,古代有華陽國。
  • 天風:高空中強勁的風。
  • 短發:指頭發稀疏,形容年老。
  • :形容風聲。
  • 高梧:高大的梧桐樹。
  • :衹,僅僅。
  • 玄鳥:指燕子,古代認爲燕子能知天時。
  • :過去,流逝。
  • :水邊突出的巖石或石灘。
  • :洗。

繙譯

再次來到韋曲,解開春天的短襖,遠望碣石與華陽,心中不再孤獨。 萬裡高空的勁風吹拂著我稀疏的短發,千家萬戶的涼雨颯颯地落在高大的梧桐樹上。 青山衹等著漁夫和樵夫的問話,燕子深知日月已經流逝。 在巖石邊一醉之後,我洗了洗我的腳,卻開始懷疑自己的身世就像這江湖一樣。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韋曲重遊時的所見所感,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刻畫,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江湖生活的曏往。詩中“天風吹短發”、“涼雨颯高梧”等句,以景寓情,抒發了詩人對嵗月無情的感歎。結尾的“一醉磯邊濯吾足,卻疑身世即江湖”則透露出詩人對隱逸生活的渴望和對現實世界的超脫。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明代詩人宗臣的獨特藝術風格。

宗臣

宗臣

明揚州府興化人,字子相,號方城。嘉靖二十九年進士。由刑部主事調吏部。以病歸,築室百花洲上,讀書其中。後歷吏部稽勳員外郎。楊繼盛死,臣賻以金,爲嚴嵩所惡,出爲福建參議。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學副使,卒官。工文章,爲“嘉靖七子”(後七子)之一。有《宗子相集》。 ► 7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