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某上人

支遁山非買,深公莫笑人。 禺陽新有主,帝子久無春。 瀑布無餘說,明霞亦是塵。 何時捐物役,鸞鶴與爲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支遁山:指支遁隱居的山,支遁是東晉時期的著名僧人。
  • 深公:指深悟佛理的高僧。
  • 禺陽:地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指某個偏遠或隱祕的地方。
  • 帝子:指帝王的子孫,這裏可能指隱居的高人。
  • 瀑布:指山間的瀑布,象徵自然之美。
  • 明霞:指明亮的霞光,常用來形容美景。
  • 捐物役:放棄世俗的束縛和勞役。
  • 鸞鶴:神話中的神鳥,象徵高潔和自由。

翻譯

支遁隱居的山並非爲了買賣,深悟佛理的高僧請不要嘲笑我。 禺陽這新地方已經有了主人,帝王的子孫久已不見春天的氣息。 山間的瀑布不再有剩餘的話語,明亮的霞光也不過是塵埃。 何時我才能放棄世俗的束縛,與鸞鶴這些神鳥爲鄰,享受自由。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俗的厭倦。詩中,「支遁山非買」一句,即表明詩人對物質財富的淡漠態度,而「深公莫笑人」則顯示了詩人對高僧的尊敬與自謙。後兩句通過對「禺陽」和「帝子」的描寫,進一步強化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渴望。最後兩句「何時捐物役,鸞鶴與爲鄰」,更是直抒胸臆,表達了詩人渴望擺脫世俗束縛,追求精神自由的強烈願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詩人超脫世俗,嚮往自然的高潔情懷。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