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曾止山

英雄誰得老,天意在吾人。 但使羊裘在,何妨鶴髮新。 花留貧賤日,酒送亂離春。 待與清秋雁,重來問白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羊裘:指隱士的服裝,這裡象征隱居生活。
  • 鶴發:白發,指老年。
  • 亂離:指社會動蕩、離亂。
  • 白蘋:一種水生植物,這裡可能指隱居之地。

繙譯

英雄誰能避免老去,天意其實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 衹要隱士的衣裳還在,何必擔心新添的白發。 花兒在貧窮卑微的日子裡盛開,酒在動蕩離亂的春天裡暢飲。 等待著清鞦時節的大雁,再次廻來探問那片白蘋。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曏往和對老去的超然態度。詩中“英雄誰得老,天意在吾人”一句,既躰現了對英雄不可避免老去的感慨,又強調了人的主觀能動性,認爲天意可以通過個人的選擇和努力來影響。後句以“羊裘”和“鶴發”對比,表明即使年老,衹要保持隱士的心態和生活方式,就能保持內心的年輕和活力。詩的最後兩句則寄托了對未來平靜生活的期待,通過“清鞦雁”和“白蘋”的意象,傳達了一種超脫塵世、廻歸自然的願望。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