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王阮亭宮詹至粵即送其行

豈意京華別,重期雁翅城。 山公勞小輦,姝子愧幹旌。 出處壎篪合,文章羽翼成。 他時思辟穀,莫忘紫芝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京華:京城的美稱,這裏指北京。
  • 雁翅城:指廣州,因其地形似雁翅而得名。
  • 山公:指山濤,西晉時期的名士,這裏借指王阮亭。
  • 小輦:古代的一種小車,這裏指王阮亭的交通工具。
  • 姝子:美好的女子,這裏指屈大均自己。
  • 幹旌:古代的一種旗幟,這裏指王阮亭的尊貴。
  • 出處:指出仕與隱居。
  • 壎篪:古代的兩種樂器,壎爲陶製,篪爲竹製,常一起演奏,比喻和諧。
  • 羽翼:比喻輔佐或支持。
  • 辟穀:道家修煉的一種方法,指不吃五穀,以求長生。
  • 紫芝:一種珍貴的菌類,傳說中的仙草,象徵着高貴和長壽。

翻譯

沒想到在京城分別後,我們又能在廣州重逢。 山公(王阮亭)乘坐着小車勞頓而來,我這個美好的女子(自謙)感到愧對您的尊貴。 無論是出仕還是隱居,我們的心意都如壎篪合奏般和諧,我們的文章也如羽翼般相輔相成。 將來您若想修煉辟穀之術,請不要忘記我們這次紫芝般的榮耀相遇。

賞析

這首詩是屈大均送別王阮亭的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敬重和不捨。詩中,「京華」與「雁翅城」形成空間上的對比,突出了重逢的意外與喜悅。通過「山公」與「姝子」的自謙對比,詩人表達了對王阮亭的敬仰。後兩句則通過「壎篪合」和「羽翼成」的比喻,展現了兩人在文學和思想上的默契與支持。結尾的「辟穀」與「紫芝榮」則寄託了對未來美好時光的祝願和對這次相遇的珍視。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